NBA篮球技术论坛-NBADO.com 投篮教程 篮球教程 跳投教程 标准投篮教程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083|回复: 67

耀泽天空,我从零基础开始并在不到一年中就领悟投篮真谛的过程。【已完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7 19: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耀泽天空 于 2011-5-11 09:59 编辑


嗯,好的,这个标题又是那么霸气外露,狂气十足,显得十分自大。


但是这年头不起一个非常具有嘲讽意味的标题,是不会引起人们注意的。

你看到这几句话,说明你又被我骗进来了。


这篇文章我会写的随意一些,这样你看文章的时候也会轻松一些。

其实我在前一篇《软手投篮是我学到最有用的东西,也是最没用的东西》文章中
http://www.nbado.com/forum-viewthread-tid-452.html

对于我的篮球经历已经写了一小部分,上篇文章没深入看的,估计这篇你更看不懂。

这篇文章会告诉你一些我是如何突破的历程以及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

正文:

当我发现池边老师的博客之后,大概浏览了关于左手的文章后,

第一想法就是等待右手写完了再练吧。

这就是一种明显坐享其成的思想,当然也可以理解为站在巨人肩膀上。

从小我就是一个擅长投机取巧的人,

要知道比没搭上车更糟糕的就是搭错了车。

那么投机取巧和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区别是什么?

站在巨人肩膀上,虽然起点高,但那也是要一步一步的,脚踏实地的来做事。

而投机取巧呢,就是利用别人的经验来达到一个速成的目的和效果,这个就是空中楼阁。

我等了大约很久的时间吧,这段时间我依然没去打球。

之后真的是实在等不住了,也为了在补习的时候找个事情做,就开始去打了。

因为池边老师说过,左手要点把握好,右手也就差不多了。

再加上池边老师说过的软手,基本上我就开始练了。

左手基本上没什么问题,我从投第一个篮的时候就没什么太大没问题。

这个功劳算谁的,大家都知道。

但是我对左手理解的不到位,留下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池边老师说,持球时,左手给右手一个压力,这时候右手80%的压腕,举起来基本压腕完成。

如果你理解成80%的力,那你就和我一样悲剧了,因为这个错误理解,让到了领悟投篮真谛的最后一步时

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所以记得是,80%的压腕,而力最多给10%,所以说手腕要放松。

【2011年5月9日凌晨1点26分更新】

我是什么时候开始打篮球的呢?

那是在高考失利之后,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了。

也就是2010年7月后,要说具体一点就是快9月份了。

其间等了两个月的文章,之后实在等不住了,就开始练了,这个大家也应该知道了。

为什么之前我没去打篮球呢?这个大家知道个大概,就如同上面两件事一样,都是个大概而已。

为什么这件事我选择要详细一点说呢?因为这点可以证明池边老师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我刚接触篮球的年代是一个很久很久很久以前,一直要算到2002年左右,那时候小学五年级。

不过这个接触只是昙花一现,这里只是单纯提一下。

之后上初中了,大家就知道了,这个学校风靡篮球,你见过哪个中学里有30多个篮板的?(这个我亲自

数的)


这里为什么值得一说呢?

因为这才是我遇见球场恶霸的开始而已。

我的同学们吧,基本上都是小学就有篮球基础的,还都喜欢打篮球。

甚至有的都是小学校队的,还去过一些俱乐部特别训练过。

为什么强调这两点呢?

接着看下文你就明白了,大家都知道我小学一直是打乒乓球的。

这个同学们都喜欢打篮球,你说我和谁打乒乓球去?

我敢说90%的人打篮球,都是从混小场子开始的。

这个混小场子吧,肯定存在这么一个问题。

而且我敢说80%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而且这个经历是打篮球年龄越小,越普遍的问题。

打小场子吧,自然要队友,大家肯定更喜欢一个有实力的队友。这个道理不用我说。

当然你要说,我们现在打球分边都是尽量让水平差不多,这样才有意思。

但我觉得这个更喜欢是一个比较级,似乎不矛盾。

人,这个动物吧,都有一个争强好胜之心。

尤其是年龄越小,好胜之心越强。你说如果正式比赛一个稍微会打篮球的队友和一个完全不会打的队友面前,你挑哪个?

即使是一个小场子娱乐吧,这个好胜之心要是一强啊。。。。。你知道我想要表达什么意思了。

而且吧,球场上什么人最具有发言权?当然是技术好的人。

因为分边都是以他们为核心来分开的,所以对于我们这种完全没基础的人,他们永远不会带你打。

即使哪天实在是缺人,还要碰上人家心情好,带你打一会。

如果来了其他人,人家会直接让你下去,你连表达一下意见的机会都不会有。

心情不好人家宁愿少一个人,都不会带你打。【这个难道不算恶霸?没欺负新手?】

当然这时候你会说,那我就自己一个人苦练,改天一鸣惊人让他见识一下。

嗯,很好,我很欣赏你的做法。

但是吧,这个人和人不一样啊。我本身对任何运动不是特别感兴趣。

打乒乓球也是因为小学比较风靡乒乓球的缘故。

而且这个乒乓球不存在你水平不好不让你打的情况吧。。。。。

更何况大家都是从零基础起步的,就我这个悟性。。。。。。。大家都懂的。。。。

所以吧,你让我下去苦练这个篮球,又不是我兴趣所在,所以没可能的。

而且吧,你以为学校30个框就够用了?

我敢说下面这个现象绝对会是95%的人都有的。

人家一堆人在那里练投篮,另一堆打的比较好的人过来用自己的球投个篮。

然后这堆不速之客其中的某一个人提出,咱们分开打一会。

然后这堆人旁若无人的开始分队,练投篮的这堆人只能无可奈何的散去。

因为后来来的那批人,根本没有问过他们是不是要一起打。

而练投篮的这堆人又知道自己水平不行,也不好意思提议一起打。

你敢说自己从来没见过这种人?自己从来没做过这么类似的做法?

什么叫类似的做法不明白是吗?

有很多人在练投篮,你作为一个外来客过去打球,投几个篮后你觉得实在没意思。

于是你提议分开打一会,这时候很多人表态他们水平不行,不怎么会打。

你却很大度的说,没关系……之后什么什么的

难道你就真的蠢到听不懂画外音就是我们不想打,我们只想练习么?

(PS:就是到了今天,我依然经常遇见这个情况,这也是我当年没苦练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球场风气差?

就是因为菜鸟在媳妇熬成婆的时候,也会这么对待媳妇。【请各位谨记这句话】

今天先写到这里,没更新什么心得。

下次更新我就会回到补习练球阶段,描述补习阶段的球霸。

你们总觉得球场球霸很少,为什么我一直在碰到?

是不是因为你们的技术已经可以拿得出手的缘故?或者说你们本身就是这样的人?

你可能觉得为什么我要写这些看似是废话的东西而浪费你的时间?

这是因为你只想看我分享出来的技术对吗?

相对于分享那些技术而言,其实我觉得我更喜欢我写的这些东西。

去年我在补习学校空闲时间练球的时候,也会跟同学一起分队打,当然这个说穿了多少有些无奈。

【这个分队打又要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碰到球霸,第二种是球品很好,我愿意一起打的同学】

虽然我更喜欢一个人去琢磨和探索投篮,去一个人自己打球。

但是我不得不说,和我那些同学去一起打球,很多时候,我们都在笑。

我们基本上对胜负的意识很淡,而对于打球时的不进的戏谑,被冒的戏谑

互相言语友好的言语挑衅的戏谑,都能让我们一直笑。

如果你跟我打过球,你也许会觉得我是一个话很多的人

我也偶尔会被人直接骂:打球话那么多干吗!!!【这种人一般球品都不怎么样】

打个比方,我开始研究投篮的时候,经常性三不沾。【现在滑手也偶尔会有】

所以很多时候,我出手前人家已经言语攻击戏谑开始了。

我自然会“骂”回去,一来二去,很多笑料就产生了。

这早就远远超越篮球本身,打球是一件让人觉得很快乐的事情。

要说我对于篮球心目中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技术,

我希望我能像艾佛森那样行云流水的过人后,来一个像乔丹一样漂亮的跳投。

我一直觉得自己其实也是那种有球霸本性的人,

因为曾经我十分好强争胜,和别人比总想赢。而现在很多时候我都更喜欢输。

人啊,和自己比,赢了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和别人比胜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罢了。
赢了别人,只赢得了别人的嫉妒和对你的不满,输给别人却可以赢得别人的好感。


所以说,如果你的努力只是想和别人证明自己比别人强,那你还是三思吧。

很多时候我都是在和自己较劲,否则我也悟不出投篮的真谛。

我希望今天写的东西,大家能好好看看,好好想想,也许你太年轻看不懂。

但没关系,记住我说过的那些问题,尽量避免就好。


最后PS几句,其实写这个文章,写着写着,我想写一本以我为原型关于篮球的小说,因为一开始我想的是写篮球日记的形式来分享以后我的心得和经验,但是后来想想,还不如写一本小说更具有流传性和可读性。在这本小说中,我会写下所有我所领悟的技术和原理,写成小说的形式才更可能流传下去。小说名字暂时未定,希望大家也能出出主意。







【2011年5月11日上午8点51分】


今天我很遗憾的向各位通知这个文章要太监了,

的确有点辜负支持我的各位朋友,只是让我觉得越来越写不动了。

篮球我越练,我越发现领悟直线原理后,很多篮球上的技术和动作背后的原理突破起来真的越来越快。

我在前天发现挺腰这个名词后,晚上去投篮的时候,特意注意了一下自己的投篮,发现自己也有这个问题。

论坛上咨询了一下其他朋友的心得,请教了一下树哥。然后去球场上五分钟就解决这个挺腰问题了。

其实这个问题特别简单,你只要稍微往前弯腰就行了。

之后只要你保持这个动作不变,管你跳投,投跳,还是罚球,无论你头后仰不后仰。


你都不会挺腰,只要你保持这个动作不变,那么你发力肯定会在直线上,你立刻就能体会到全身发力的感觉。


其实全身发力就这么简单,而且全身发力的好处非常明显。

我以前罚球线用罚球动作投篮,经常前框打铁,现在我踩三分线罚球都不觉得多费力。

所以任何一个人,尤其是新手,越早解决挺腰问题,技术成长越快。

如果现在有人让我指导投篮,我第一个强调略微弯腰,记得把握略微两个字。


但是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总有那么一些人不希望你去明白不挺腰这个好处?怕你进步太快?妒忌?谁知道呢。

如果你说我保持这个动作不变了,怎么还是觉得发力不是直线?要记住,保持不变不是起跳前和落地后这个动作不变。

所以拜托请你在过程中也别变,一定要抓住保持不变,而不是开始和结束不变。

只要你牢记这点,弹跳不错的话,跳投就可以感觉到空中座椅的感觉。

当然弓背含胸我都试了,不过这个动作不彻底,只有配合你的头不会后仰才有用。

谁能保证自己头不会后仰?用眼睛去瞄准视线太小了,而且长期对眼睛特别不好。


还有这里强调一点右手的东西。
不要以为你出手后左右手平行,投篮过程中拿开左手,左手不干扰不参与投篮就不是胸前“三八式”投篮。

我把这个叫“伪三八式”。因为我以前就是一直在这个错误动作上徘徊最后突破这个错误才飞跃式进步。

虽然当时我怎么看动作都是右手肩上,左手完全没干扰,但是这个发力的起源就是从胸前开始而不是右肩。

所以我后来命名这个为“伪三八式”。

80%没领悟右手发力的人,都是卡在这里了,还有10%卡在挺腰上了,剩下那10%就是卡在发力不是直线上了。

本来我想录个视频来给大家展示一下这个伪三八式的,而我现在也觉得越来越没激情不想写了,

否则这个文章也不会这么太监了。

最后附上一段我给树哥的短消息,以及树哥的回复,我的确有很多话想跟大家分享。

只是越来越写不动了,每个人都有很多事要做,写文章很耗费时间和精力。

就到这里吧。
耀泽天空  14:33:23
其实论坛我估计最多会再呆几天也就离开了。
离开之前会留下点东西来点播后边来学习的人,
我来论坛其实就是来找池边老师你的,
我在网上找到了一篇文章,就是搜狐发的那个。
我总觉得似曾相识,本想发给老师你确认一下是不是老师你的作品。
后来在随机应变cx这里知道了答案,
真的是一段很有意思的历史。不得不说我能够突然大彻大悟和那篇文章是分不开的。
也从走笔狂人那里了解到黑色劝学的事情后,
领悟了为什么你曾经在做人那篇文章中说的人心态的由来。
其实说深一点也就是老师写那篇文章的原因,当时并没有理解为什么要写这些东西。
从我自己的成长历程来看,我现在很少写关于自己的东西,
就是因为回头再看当初写的那些关于只关于自己的东西时,
才发现当时自己是多么不成熟,现在写东西除非是能够帮助他人的,否则我就不写文章。
写文章适度运用那些高调的语气,其实就是为了检验出那些心态不正的人,
哪些人是自己会去思考值得去指导的人。
这个是我多年在论坛做管理跟一些高级编辑学来的一些炒作技巧和对于人性的理解。

在池边老师你的文章指导和理论下,
我在断断续续研究了一年后,终于醍醐灌顶,大彻大悟吃透了投篮发力的真谛。
也越来越发现老师理论的正确性。
这里不是自大或者其他什么,
老师说过我们平常人不要自以为能比乔丹,科比麦蒂快。
其实我们并不矛盾,
可控核聚变在理论上已经可行了,问题是需要能够容纳1亿摄氏度的高温的反应炉。
这个在实际上暂时是不可行的。

我领悟了发力的真谛,不代表我就能完美发力。
身体协调性是很难练出来的,所以老师说的不要以为能比他们快,是在说实践这个方面。
而我所吃透的投篮真谛,是顿悟了投篮真谛的理论。

所以,就像我曾经说过的,我可以说是老师标准投篮最具说服力的例子。
就这个还是函授的。
因为我基本上就是从零开始在池边老师你这里练的。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我觉得我始终执着来找池边老师你,
也许只是为了表达一下我的感谢之情。

而我离开论坛其实理由也很简单,
我在论坛看到的东西,除了咨询,就是一些经验分享。
而这些随便就问问题的人,为什么不多花一点时间去思考自己的问题。
而对于经验分享,成功的原因只有只有一个,失败的理由却千百上千。
正确的东西我一眼就看出来了,而这些并不能让我提高。
而错误的东西看多了也会对自己产生错误的影响,引入歧途。
池边的树 前天 16:41
嗯,你理解的很对,这里大多数新人都是问问题的,实际上,我们的意思是培养大家打球的正确的心态,让更多人能心态平和的打球和做事。而实际上,你只要看懂了文章,并没必要多来或者多说了,因为后面的思路会开阔,可以找到自己的方向了。不必感谢我,这都是你自己的选择,你选择了看文章,选择了思考去尝试。相信这对日后的生活也会有好处的。好好享受生活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1-5-7 19: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吊人口味·1

点评

你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吗?  发表于 2011-5-7 20:01
发表于 2011-5-7 20: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下我个人的感觉。以前我也是持球时,右手腕就已经很紧张了,并且做到了压腕80%。但是这样时间长了右手腕会有很累的感觉。并且不灵活,手腕很死。做动作感觉手腕放不开。

后来我把这个习惯改掉了,我现在持球投篮前的时候,右手腕很放松,用左手托着球,右手稍有压腕的感觉。只要保护好球就行。

我觉得这样挺好的。我所有技术的改进都是从实战的角度出发的。我觉得这样持球还是很有利于实战的。

点评

压腕太浅举起球来容易偏。  发表于 2011-5-7 20:04
发表于 2011-5-7 20: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Mamba.Lee 的帖子

原来如此,我说改掉这个习惯后,投篮不是很稳定呢。
哈,多谢。
发表于 2011-5-7 20: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看好将哲学运用到生活中的人  本人也一直很欣赏李小龙的哲学思想  对于篮球 我和你一样 已经不再是一项普通的运动或爱好了   
很期待你能有更多的文章呢  支持你
PS,这两张图片出手好清晰 依葫芦画瓢去
发表于 2011-5-7 20:3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视频啊 喂  
发表于 2011-5-7 21: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期待视频。。。。。。。
发表于 2011-5-7 22: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及喏笔丽 的帖子

我也期待。。。
发表于 2011-5-7 22: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很期待楼主的文章,还有楼主说 hao88 在他人的帖子回复中的一张乔丹慢动作的解说
怎么我找不到呢?他好像就是发有一张准备出手投的图片

点评

他转载的树哥的。  发表于 2011-5-7 22:18
发表于 2011-5-7 22: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果断前排 ,天空哥的文章必须顶!;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NBA篮球技术论坛-NBADO.com 投篮教程 篮球教程 跳投教程 标准投篮教程 ( 鲁ICP备18000611号 )

GMT+8, 2024-6-2 10:03 , Processed in 0.04397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