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个人进攻而言,目的是进球。就团队进攻而言,目的是赢球。
就这么简单
但我们却把它弄复杂了。
看了乔丹视频,看了树哥的教程。真心感觉到我们一些打球的朋友,无论球龄多少,都进入了一个误区。
我们对于投篮的摸索永不停止,即使树哥没有写出右手教程。咱们自己也会在不断摸索中感觉到,越是雕琢自己的投篮动作,自己的投篮就越稳定——而这种稳定会让你的准度持续保持在很高的水平,相对于其他人,你命中率因受体能,防守强度,甚至心态等因素的影响就越小。
下面说下怎么操作。
首先便是你的投篮一定要足够稳定。 慢慢练去吧,教程你都找得到,只提醒一句,所有指导性的东西都有误导性,自己多动脑子。
这篇是战术篇。
说明白点是如何从初学者一两年内到圈子里顶尖水平的一些思路。
我在学校操场常常见到球员持球,而防守者离他一米左右且屈膝下蹲两腿分开作防守姿态,但他第一反应是突破或者晃动后撤得到更多的投篮空间——我说这个的原因是,如果是我,直接就跳投了,只要在三分线内,只要他没盖到我,命中率起码在八成以上。
这不是吹牛,我也没必要证明给你看。我想说的是,咱们CBA,比如青岛的比赛,比如很多国内球员。其实投篮空间已经有了,但由于接球者没有形成稳定的投篮,他们出了已经足够但对他们却是不够的空间时,他们没法顺当出手,而是挫B呵呵地继续晃一下然后突破分球。
树哥说有一次下午练罚球2小时不进的球不超过3个,这不是什么奇迹。虽然我远达不到这种水平,但那种感觉能明白的。就像女生看见男生连进6,7个三分球会惊叫欢呼一样,随着雕琢(没错,就是雕琢)投篮的时间越来越长,你和那些圈子里传说中的神投手的区别是。
他们投进了心里会想:耶~又进一个。 而你投不进时会想。
嗯。。这球左手移开慢了,所以擦到了球,没进。 (例子)
所以,当你想要打爆目前你所有认为的高手时,先练投篮。
从单挑到3V3到全场比赛,个人的进攻空间越来越少,球权越来越少,经常学校篮球赛。看着热闹,最后外线不准,都变成投篮打铁抢篮板篮下混战的“小学生”式比赛。 每次比赛结束,每个人都在抱怨今天状态不好手感不好云云,原本半场比赛的技术全出不来、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就是因为投篮太不稳定,出机会了进不了。
所以回的题目所说的,先练成稳定的投篮。然后打球时,接球后有投篮空间就果断出手(通常1米就够了,普通防守者也都是这么站位的,而普通的进攻球员,这个距离根本无法舒服出手)。不要想着太多。
然后的练习思路就简单了,因为你已经明白了最根本的东西。
比如我自己,如果我练成标准姿势(肯定还不完美。)的时间是100的话,我练就各种后仰转身突破急停跳投的时间只有5.
而如何打爆别人,其实具体的运球突破技战术法人家都写了,看比赛也能看得到。
但要让你真的从一个一般般的人到圈子顶尖,便是基本功——投篮基本功的练习、。
这话听着轻巧,实际上能做到的没有几个。
我投篮的练习过程中,三年(一年多前接触树哥文章),会有各种阻力,可能是你受困于学习工作时间,可能是因为你周围那些朋友嘲笑调侃你让你放弃。甚至可能因为你自己感觉练成了(比如我接触树哥文章前)但实际没有,也可能你因为接触了一个觉得不错的投篮教程就完全按照那的去练习。
我经常就在想,如果我当时只按照张卫平的教学练,我就是铁神。如果我当时只按照BB教程的练,我只能算是准但不稳定。
我经常在想,我为什么会看到树哥的教程?因为我不断寻找着最好的教程而自己也在练习总结。
而树哥的教程是完美的吗?不可能,因为我们现在觉得无暇的东西总会在今后质疑(比如看JJ雷迪克的BB教程时我也觉得很完美)。所以我还在寻找着,也不断总结,我们才会进步。
我说了,不论你球龄多少,只要有心重新开始,三年,就是同类人中的顶尖。
而三年是什么?可以让你或华丽或失落地结束中学时代,可以你从斗志昂扬的大学生变成了瞎晃荡的挂科学长。可以让你一同追寻着艾弗森麦蒂的哥们专注于英雄联盟,只留下你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没有回报的球场上。
而你为什么要练篮球?
为了姑娘?为了耍帅?为了锻炼身体?
每一个早上你可以选择再睡一会儿因为你过一会儿就要上课了,每一次练球你看着那些和你水平相当的人打场你可以选择加入因为那比枯燥的练习要开心很多,每一次你流汗回到家里其实你清楚高中比赛开始的时候你没法练成因为你开始练习时是在高一而不是初一。
有无数个原因你可以选择离开篮球走完这三年,而让选择坚持的理由却只有一句你永远不会说出口的。
因为我爱打篮球,真的,很爱。
这便是自己选择的三年,三年后的结果难以预料,你可能会失败,因为各种原因。
可你或许有一天会慢慢走过球场,看着他们打球,和他们打球。 看着那些话多的大人,看着那些耍帅的中学生。
你永远不会说出口,因为你已经习惯了不把话漏出去。
你莫名的开心起来,打爆他们,有难度吗?
完。
这篇比较不注意逻辑,见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