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科比一个细节开始。这个球是比赛最后时刻出手的,一般来说超级巨星到了这个时候会把自己的最好的技术拿出来。 这个球之所以拿出来是因为很特殊。当时时间还有4秒。战术是枷锁外出接球,莎莎和科比挡拆,第一选择是给莎莎空切上篮,没机会也给科比换个矮的后卫,让科比在底线攻击的时候减轻阻力。 但意外的情况出现了,罗格居然倒了。本来科比是准备在底线全力干拔中投的。科比当机立断,果断跳步双腿落地到3分线投篮。 这时候科比为了更稳妥的出手,让这个球必进,使用了挺腰这个技巧。因为当时的情况很复杂,从准备在底线全力干拔中投到跳步双腿落地到3分线投篮,俩者的发力是不同的,如此突然转换后的投篮无疑也是不稳妥的。所以科比使用了挺腰这个技巧。
从视频来看,科比有明显的滞空,这也是使用了挺腰后在空中重新调整发力的缘故,结果以一个空心结束比赛。 从这个球也可以看出科比投篮技巧和比赛经验的丰富。接下来的比赛对雄鹿,面对矮一个头的贝尔,科比就没有使用挺腰这个技巧了。一个简单的后仰,轻松的绝杀。
相比下麦迪也经常使用了挺腰这个技巧。但是效果没有科比运用的好。甚至因为过度使用导致腰伤严重。 因为说实在的,挺腰这个技巧不是基础技,巧而是高级技巧。 打过很多全场比赛的人会有这样的体会,当你跳起出手的时候,对手刚好起跳扬手干扰你的视线,(上图的诺维茨基)这时候顺势出手,发力容易出现问题。即使你凭借弹跳滞空,而对手也可以保持滞空对你干扰。(针对校队级别以上说的)这时候使用了挺腰这个技巧,腰往后一挺,可以增加滞空的时间,还可以重新调整发力。 但是这个技巧对身体素质是有要求的,而且不能使用过多,不然会增加腰部磨损,还会影响正常的投篮感觉。 这个球麦蒂可以顺势出手了,但是挺腰已经习惯了。 麦蒂因为经常使用使用了挺腰这个技巧,导致在比赛深入后命中率反而不稳定了。因为比赛的体力,肌肉紧张的缘故,挺腰得到的力度是不稳定的。(当然比赛中用的少的话是没有影响的)特别是后期麦迪的腰部伤病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自然不复当年勇了。 这也是麦迪球风的必然。以前麦蒂经常用的干扒,起跳时机经常出其不意,而且起跳到最高点的速度极快。能够在各个角落无视防守的旱地拔葱。那时候的趋势直逼乔丹。完全把科比比下来了。 
麦蒂训练中没有挺腰。 其实麦蒂早期的挺腰没有那么频繁,但是在确立球风的时候趋势已经很难改了。 这个就要从科比和麦蒂的手型说起了。 
科比的手型主要以手指尖作为发力的起点,出手后呈现钩子形态,科比在罚球的时候习惯站直了来抓球,主要用右手的力量来出手。
右手在中距离手腕与小臂,小臂与大臂呈90度,但是右肘高出右肩一部分。 好处是可以在中距离在大臂不动的情况下提高弧度。在远距离则在大臂振动幅度不大的情况下保持稳定的弧度。 
再来看看麦蒂。
麦蒂的大臂与右肩平齐,也不是标准的3个90度,更介于60到70度的夹角。优点在于右大臂可以直接对准篮筐,借力到肩膀后可以只凭借小臂的挥动,轻松出手。
麦蒂的手型则是很标准的射手手型。全手掌贴在篮球上,出手后很松散的快速落下。 而像科比那样习惯用手指坡球的则出手后,右手还直直的维持出手后的之势。 再结合上文,麦蒂的投篮最主要在于起跳到最高点速度很快,同时凭借右手的特点轻松发力,可谓又快又高又省力。
而且在手型上,麦蒂的手型是属于被动发力,而科比还可以凭借手指坡球,最后甚至在身体下落的时候还能出手。 
这俩种投篮各有各的优点。 麦蒂的投篮训练的时候命中率更高,比赛的时候手热了,可以各种无视旱地拔葱。而且在最后时刻可以通过挺腰技术来达到调整应对防守的目的。 科比的投篮相对稳妥很多。出手更加用力一些,而且在赛季时候由于身体疲劳容易出现低迷。但是关键时刻靠的住。 最后说一下,麦蒂为什么会挺腰成了习惯。话说,当时在魔术,更关心自己的数据。(这是麦蒂自己说的)所以很多球出手的不合理。也有队友实力的关系。(起跳时机经常出其不意)其实是错误,因为麦蒂的投篮因为是在最高点就要顺势出手的。只需要一些空间就可以顺利出手了。但很多时候时机不好,麦蒂靠着最高点出手和起跳速度快的优势强行出手,但是对手也能干扰到,为了进球,麦蒂自觉不自觉过度使用挺腰。导致后期积重难返。 可惜,如果当时麦蒂在一个强队,在严格教练的管束下,也许前期不会拿到2个得分王,但是后期成会大很多。
最后希望树哥和坛友们能分享一些麦迪式的技巧。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