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篮球技术论坛-NBADO.com 投篮教程 篮球教程 跳投教程 标准投篮教程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150|回复: 38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视线的位置 三维感官的含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 15: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及喏笔丽 于 2011-6-22 15:55 编辑










本来是打算分开写的,后来想想还是和在一起写比较容易理解。
在这里我想再说一次,发表在论坛上的文章基本都是以前联系的时候写的总结和感想,经过稍微修改过的。大家最好是联系上下文来,而且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可以作为参考而不是照搬。
  来到正文,虽然文章名为《视线的位置  三维感官的含义》,但其实并不是单纯的讲着俩方面,因为我把我本身也在巩固阶段。但是我想把其中有把握的地方还有改进的思路和大家分享。


上图1,是在底角正面拍摄的。图片是显示乔丹投篮时身体的位置。《实战中的侧身技巧》里有说过投篮时候身体调整的方法,其实那篇文章写的很少,关于左右接球和正身投篮的调整方法没有讲,不过大家有心的话也可以引申出很多东西。
关于视线的位置,其实是在不断变化的,《实战中的侧身技巧》里有说过,在接球的时候,身体和视线是朝向传球路线的,但视线的余光里有篮筐,心里有数并在调整身体的时候把握度数。这就是视线的第一个要领。
在身体调整好了之后,就是如上图一样,大家觉得视线的位置在哪里?
可以参考《视线误区》。注意乔丹的头部位置。
如果只盯篮筐,那头部必然会右扭严重,致使身体失去重心,在不改变头部位置情况下眼睛必然要右转,肯定不舒服。
以上俩假设条件是我当时推论出来的。那么,在身体调整后视线在哪里?
借用树哥的话,只看一下篮筐就好,这话说的不错,但不意味着把重点在篮筐上,实际上视线在身体调整后,身体到篮筐的空间,由于身体的站位,左边的空间会多一些,但这不妨碍身体的重心。实际上视线范围是把这些空间作为一个整体看。篮筐在其中而不突出。还有一个要点,右肩也应该在余光中看到。这关系到正身投篮的要点。
保持这个视线,出手后视线不要发生注意点的变化,不然会发生出手顺视线偏移。当然也可以顺着球的轨迹看。
三维感官的含义,联系上文。不过在这里要讲下3维的物理含义。
一个点为一维。点与点之间存在一条线作连接。我在练习的过程中曾经用肩,肘,腕作为开始点与篮筐连接为直线。事实上由于眼睛与右手不重合。所以这条直线看起来是斜的。但重点是如果你用眼睛看这条直线那出手就会不自觉的偏。所以练习中那条直线你自己要心理有数,眼睛看一下篮筐就好了。
2维,俩点以上的点互相联系成为一个面。在练习肩上投篮时候,你可以遐想整个右手和篮筐处在同一面上,维持住瞄准,虽然慢了些,但是很稳。
3维,就是6个面形成的空间,联系上文,视线所看的空间正是3维的基础,视线和看到的空间相辅相成,在这基础上加入右手小臂瞄准,这和《俩种瞄准方法的进阶技巧》讲的面瞄准和右手内收瞄准以及开始的点与线瞄准是完全不同的。
最重要的是在之前全侧身练习的基础,你熟悉右手的位置,以致到闭眼也可以投中的境界。在投篮中,你自然而然的举球让右手到自然的位置,你心里有数,会是直线篮筐的出手路线。这时候自然会有小臂长眼睛的感觉。
再配合起跳发力的垂直,左手和视线不干扰。发力的控制,自然就是空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1-5-1 16: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真的单从右眼,手肘,手臂这个来看,很多时候都不能做到完全成一条直线。。。
现在投篮都是靠感觉看。。。
发表于 2011-5-1 16: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     :)
发表于 2011-5-1 16: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小懂~~~
 楼主| 发表于 2011-5-1 17: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unfree 的帖子

练习的时候要从权侧身开始,固定右臂的位置,然后你就可以闭眼都可以命中了
发表于 2011-5-1 17: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
发表于 2011-5-1 17: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懂 - -
发表于 2011-5-1 17: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好难懂 - -
不过我相信身体的本能会自己去调整
发表于 2011-5-1 18: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看不懂 呵呵 慢慢感受1下吧
发表于 2011-5-1 18: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呀,我现在在学习的就是这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NBA篮球技术论坛-NBADO.com 投篮教程 篮球教程 跳投教程 标准投篮教程 ( 鲁ICP备18000611号 )

GMT+8, 2024-6-17 07:36 , Processed in 0.03914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