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硬件训练 前几次发表了关于篮球软件性的训练,这次主要说明一下对于硬件的训练方式。 现在学校都是以升学率为基础,除篮球专业之外的其他科目都不会有很充分的团队训练,没有被强迫的情况下很多选手会有所懈怠,这时候就需要对自己进行一个系统性的训练。 对于这类训练多是针对自身的某个阶段采取不同的训练方式。例如如果你想在篮下更有优势就要强化力量,希望投篮更准就要强化手感。我们需要根据某一时期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强化手段。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这种训练不会耽误自己太长时间,不会对身体产生副作用,我们先看看新手需要注意的强化内容吧。 1,身体协调性 所谓协调简单的说是指身体在完成某个动作的时候每个部位搭配的合理性。很多朋友认为身体协调性是天生的,当然天生的协调性能够更直接反应出来,但是更多是靠后天的锻炼。人在由矮变高,由胖变瘦,由虚弱到结实等情况下都会出现些许的身体不协调。这时候如果不参加运动的话,身体的机能无法得到适应,就出现了身体不协调的感觉。 很多人喜欢把身体协调性理解为身体的平衡能力,这种说法可以更容易的帮助我们理解这个定义。我个人更喜欢把协调性分为几个部分来讲。首先是对身体的支配能力,然后是力量促使下的重心转移速度,最后就是身体所符合的统一节奏的频率调整。这么说可能有些顾弄玄虚的感觉,其实这三点彼此都有关联,如果单独的挑出来可能会更加容易理解,那么我来把它简单的解释一下。 首先,确认自己身体的支配力的重要表现就是是否能完成某个特定的动作,例如很多朋友无法完成的拉杆动作,支配能力差的话根本就无法完成这个动作,即使完成了动作也不舒展。这其实就是身体的支配力比较差的表现,原因可能是因为肌肉的强弱差别太大,同一个动作内使用的肌肉所发挥的状态不一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然后我们来说一下力量促使下的重心转移速度,乍一看之下可能很难理解,其实仔细分析会觉得很简单,所谓力量促使下的重心问题就是指人在一个动作所带来惯性未消除之前就采取下一个动作的完成速度。例如急停跳投,假动作的晃动,以及防守时的平移都可以算作这类活动。而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谓的平衡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有些朋友在变胖或者长高之后通常会感觉身体迟钝,移动变慢,身体一旦移动便收不回来。通常我们认为这是体重的直接关系,其实体重只是形成这种原因之一,而更多的是因为身体突然变化后导致的身体不协调,也就是说身体的机能不适应你现在的身体,或者说你的惯性力已经超过了身体的最大承受力,这种情况下会出现何种结果呢?当你的肌肉无法承受重量时,你的筋和骨头就要分担一部分力量,久而久之,如果休息和营养吸收不及时,它们无法及时恢复的时候就会出现病征。 最后一点,身体服从的统一节奏,也就是简单理解的协调性。完成某个特定动作下,身体的每一块肌肉为了达到这个动作彼此配合的合理性。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跑步或者走路的感觉很难受,这就是身体不协调的一种表现。在完善身体的支配力之余,还需要将未能达成一致的肌肉达成一种默契,让他们慢慢的彼此适应,最终在完成动作的时候能够搭配合理。 这么说就比较简单了吧,那么我们再来说明一下训练协调性的方法。 我们经常看到拳击选手在练习跳绳,由于拳击选手的身体经常处于变化的状态(比如他们经常减重增重或者加强力量后),身体会时不时的出现这种不协调的感觉,所以他们靠跳绳来恢复自身的协调性,让他们符合身体的统一节奏。训练时,两脚在跳绳的时候呈高抬腿状交替抬起,并不断变化快慢调整自身节奏。此外正确的计算跳绳的方法不是计算个数,而是时间。通常每天训练应该是在20-30分钟,根据跳的质量来判断,失误次数越少质量就越高。初期,训练的时候可能很不自然,需要坚持不懈的慢慢适应,通常训练2个月之内就会明显改善自己身体的协调性,这是身体协调性锻炼的基础,如果实施不当,以下的训练意义也就不大了,而且如果质量差的可能会使效果出现时间无限期延后,所以请训练的时候务必坚持并且注意质量。 此外,我们日常训练中的跨步和滑步也对身体的平衡力改善很有帮助,它可以增加我们身体的最大承受能力,并且加强本能的防守能力。如果没有训练资料的可以参考一下这个: 单向侧后方平移(移动10次换方向1次)双向侧后方平移(移动2次换方向1次) 加速跑转身平移(听教练或队长指示转身) 以上均为每人每天训练量数量开始是30次,一周后加至50次,再一周后加至75次,再两周后加至100次,之后不必增加。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步伐的宽度和速度以及自身的平衡度。 2个月后队员可以在手臂和腿部上绑沙袋,加强训练效果。 前方跨步练习,以最大步幅向前方跨步(当然需要跳)开始时每人每天训练量20次,之后每3天加5次,直至50为止。 后方跨步练习,以最大步幅向后方跨步(不需要跳)开始时每人每天训练量是20次,之后每3天加5次,直至100次为止。 以上所谓的1次,是指穿越至少20米的路线为1次,而不是跨1步就是1次。 最后,大家可以采用长跑改善自己的协调性,虽然效果并不明显,但同时可以增强自身的体力,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2,力量 力量其实是训练中最简单的,但同时也是对器械要求最强的。拥有绝对的力量可以让你在进攻和防守的时候更加从容自如,但是有很多选手不知道正确的训练方法使自己误入歧途,那么我来说明一下正确的训练方式。 首先锻炼力量必须确定你的年龄是否已经超过18岁,如果18岁之前请不要练习,虽然加强力量可能会让你在同年龄段里实力超群,但是却是以自己未生长的身高为代价,未免得不偿失。 首先要说明的是器械训练力量有两种方式:1,加强肌肉力量。2,加强爆发力。 顾名思义,加强肌肉力量就是指强化并扩大自己的肌肉从而获得更大的力量,另一种就是在现在基础情况下加强自身爆发力。肌肉力量就是我们常说的绝对力量,而爆发力是一种相对力量。 增强肌肉力量的本质当然就是多吃,增加体重,然后把这些吸收的营养练成肌肉,靠体重来增加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帮助你在篮下更有威慑力,可以轻松的将2,3个对手挤出篮圈下。在防守的时候也不必担心对方强打,进攻的时候也能更好的护住球。 加强爆发力的本质就是针对体型比较瘦的人,单纯的靠锻炼提升自己力量最大值。虽然力量可能不及前者强,占位和篮下优势可能并不明显,但是却不会损失自身的灵活性,协调性,以及速度。 我比较鼓励大家能去健身房锻炼,当然,需要是环境比较好的,比较正规的健身房,如果去小的健身房,需要注意它的通风性是否强,进行器械练习前一定要在身子下方垫一块厚毛巾,回家后及时清洗避免被传染皮肤疾病。对于吃,我不想说什么,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对于练习内容我可能也并没有健身房的专业教练来的有说服力。但练习的时候请务必注意,训练主要是以大重量为主。以哑铃为例,如果你的手举哑铃的最高重量是50斤,那么你平日练习就要用至少40斤的哑铃来练习。以12个每组,尽可能的多,当逐渐适应这个重量之后,就可以再加重重量。以大重量低次数的训练增强力量。如果是低重量多次数的话,力量会便弱,肌肉耐性会增强,希望大家不要弄错。 至于瘦人练习爆发力最好是以学校器械为主,因为训练方式简单而且相对便宜,但是效果可能不及健身房来得快速明显。主要训练内容就是我们熟悉的引体向上,双杠的肘关节屈伸,再就是依靠天梯等可以抓住高处的器械做双腿抬起的动作加强腹肌力量。全部仍旧是12个一组,轮换练习,练到没力为止。 3,弹跳 我相信有些朋友会对这方面的训练跟感兴趣,弹跳也是分为两部分,及弹性和腿部爆发力。 相信有很多朋友都知道身体的弹性跟弹跳力有一定的关系,但是都不知道为什么。但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解释为什么弹力球能弹,但是铁球不能弹。我们假设身体是一根橡皮筋,当橡皮筋受到一个力量弹向空中的时候,橡皮筋开始向两段拉伸,当拉至极限的时候,橡皮筋开始往中间缩,这一缩的时候,就是它下落的时候。说明白了,橡皮筋的弹性就是你自身的身体弹性,而橡皮筋受到的力就是爆发力。如果你的身体弹性不足,即使爆发力再好,也无法达到你弹跳的最高点,我们经常会有这种感觉,你的身体给你感觉好象能够摸到某个高度,但是你身体还没到达那个高度的时候就开始往下掉了,就是因为弹性不足。 至于弹性训练我们中国人的习惯训练是压腿,有效而且简单,此外我们看过灌篮高手的朋友肯定记得暮木把樱木的脸压到地板上那一幕,也是一种弹性拉伸的方式。我们在进行高强度的训练或者比赛之后都会出现弹性疲乏,这时候原本能摸到的高度摸不到了,我们会本能的以为是累了,其实这就是一种弹性疲乏。所以,在高强度锻炼之后,我们必须尽快靠压腿或者拉伸恢复自身弹性,要知道普通状态下弹性恢复实际要花的时间是比体力恢复要慢的,弹性恢复之前,理论上最好不要训练,或者只进行低强度的训练,否则会延缓恢复时间。 再强的弹性也始终需要一个能够把它弹向天空的力量,这个力量就是腿部的爆发力。腿部爆发力主要是由几个点的力量共同完成的。请大家把手摸到自己的脚踝后侧,向上1-2寸的位置,那是我们跟踺的位置,跟踺直接决定了其以下位置完成弹跳所提供的力量。然后是小腿,小腿在弹跳过程中也占了较大的比重,当然取决于看你的弹跳方式。在然后请你把腿弯曲找到你的膝盖,膝盖内侧有一块突起的肌肉,把你的手掌按在这块肌肉上。这块肌肉直接决定了你的弹速和连续起跳的能力。最后就是大腿了,它是最容易使你施展爆发力的位置。当然按照个人不同,每块肌肉施展的力量都有不同,最好还是都要充分练习。我记得包卜的技术练习中似乎有一篇关于大腿与小腿的练习内容,我没仔细看过,但既然能出现在那里想必应该有一定的科学性,我在此就不跟大家讲解大腿与小腿的练习了,只说一下跟踺的练习,健身房内有一种器械,我不知道大家是否都见过,就是把一个重物压在肩膀上,然后抬脚尖的器械。最好使用那种器械。如果没有的话就参考主要练蹲起使用的杠铃架,由于支点多不怕会受伤,但是最好还是有人保护。设置重量后重心上移,抬脚尖。注意蹬地的时候用力,落脚尖的时候注意速度,避免受伤。每人每天20个一组,5-10组即可,重量按自身条件调整。如果闲麻烦不妨试试蹬地走,每天走路的时候每一步都用前脚掌蹬地,后脚跟不着地。每天这样走10分钟即可,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以试试不屈腿上楼梯的方法,就向芭蕾舞演员一样抬脚尖上楼梯,但是在无法保证安全性的情况下,绝对不要使用。 另外在此给大家穿插一些题外话,美国球员有一个敏感数字2880,聪明的朋友大家肯定知道了,48*60=2880,场上总计的秒数。他们为了在这2880秒中每一秒都毫不懈怠,所以之中的一部分人的练习内容都与2880有一定的关系,通常是这个数字的约数。他们中有些球员练习爆发力的方式与我们同用的多是负重深蹲,通常每天个人训练量就是2880个,当然,他们也不是天天都做,职业球员注重训练的同时更注重保养,他们会妥善的安排休息时间来恢复身体机能。他们也不会把相同的个人训练内容进行两天,投篮除外。 4,控球 控球是最麻烦也最简单的,说它简单是因为联系方法确实简单,麻烦是因为训练周期太长。我前些时间发过一篇关于弹力球的帖子,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现在这种方法得到了认证,已经有很多朋友帮我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相当高。最终目标就是眼睛不看弹力球的同时仍旧可以判断它的运行路线,并且能够准确的抓住它。如果你能双手同时做到证明你的球感已经相当好了,那时侯你再练习篮球的时候,感觉这方面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只需要再练习一些手法和技巧就可以了。通常这种方法训练得法的情况下两个月之内可以初见成效,反正不会耽误大家很多时间,而且价格也便宜,大家不妨试一试,但是千万不要在马路上玩啊。初期的时候先试试不看球的情况下向上抛球,看看能不能准确的接住,然后再试试不看球的情况下将球抛下后能否抓住球,再然后试试不看球的情况下能否像打篮球一样的控制球,最终完成像篮球一样双手各持一球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