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专门技术类.投篮的衔接的注意事项 最近发现有越来越多的人对投篮衔接问题开始有疑问,如果你也有这类现象,证明你已经有一定的技巧和比赛经验,那么接下来就对很多人有疑问的衔接问题做一下解释。 所谓投篮衔接,我们可以理解成由接球到投篮的过程中一系列的准备动作,目的是为了给投篮坐高做好准备。在比赛中,我们很少有空位投篮的机会,很多情况下需要利用接球之后的相对空位机会直接出手,如果衔接出现了问题,很可能会丢掉进攻机会,那么我们来详细的说一下注意事项 。 一,不要养成投篮之前先拍一下的习惯 很多球员在接触篮球是都会先依靠这个动作让自己找一下手感,然后再投篮,这个动作是很要不得的。运这一下子,不仅让球变成了死球,而且可能会丧失最有利的进攻时机。所以有此习惯的球员一定要克服自己的这个缺点,改善自己的控球过人能力,一旦自己具备过人能力的话,本能上就不会在第一时间下球;再者就是训练自己拿球就投的能力。 二,要找到正确的接球步伐 接球步伐得不正确会使很多球员在比赛中发蒙,所以对于步伐技巧也有一定的讲究。最简单的就是惯用右手的人不要让自己左侧身体前倾,反之亦然,很多球员由于步伐不正确,面对对方紧逼的情况下以非正规的形式仓促出手甚至走步,那结果显而易见。所以投篮前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姿势正确。 三,对于左手的使用 以前一直以为这个很基础没必要讲,但是后来才发现这个是最需要讲的。大家都知道投篮时左手只是辅助,实际是右手单手负责投篮,那么目的到底是什么?在接球的时候,手收到一个来自球的力,如果我们此时用右手接球投篮,受到力的影响,衔接动作就会变慢,所以我们要对这个动作做一下变更。接到球的同时,右手迅速变为投篮动作,而此时修正球路的事情就交给左手来做,左手负责把球摆到适合右手投篮的位置,一旦到位,右手立刻将球弹射出去。大家可以自己感悟一下,左手把球摆正,而右手只负责投球,这样你的动作会比以前流畅的多,只要加以改进命中率会提升的很快 如果要加强的投篮流畅性,就要先熟悉自己的力量传导方式,而投篮只是完成这个力量传导过程,我们都知道投篮发力是由脚底向上延展,传至手部的时候借助惯性动力和协调性力将球投出.那么专业球员和非职业球员的差别在哪里呢?非职业球员通常是调整好动作之后力量才由脚底开始传导,而职业球员接到球的同时,力量已经由足底开始发起,在力量传导到手部之前左手占据主导,负责把球放到右手的习惯投球位置,球可以在力量传导到位之后立刻投出.这种投篮方法比起接球之后再发力要快很多 投篮误区纠正之弹道篇作为我的主要训练秘籍之一,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相信会对投篮不准的朋友一定帮助. 我们之中的许多朋友对弹道没有概念,我不知道称呼弹道是否正确,但是我自己只能给他起这个名字.相信大家应该知道所谓的弹道是何物,简单的说是远程武器被击发之后的修正路线.新手使用弩箭与弓箭的命中率会有不同,弓箭可能需要很好的经验才能使用自如,但是弩箭只要稍加练习就会打的很准,而其关键就在于弹道.因为弩的弹道只有一个,只要调整好整体姿势必定会中;但是弓箭的弹道却很多,单从持弓的手的位置就会制造无数个不同的弹道,对于新手很难掌握一个准确的弹道,所以造成了每次弹道都有偏差,所以才会不准. 说到这里相信聪明的朋友已经明白篮球之中的弹道是怎么一回事了,没错,篮球中的弹道便是球出手前所经过的路线.我们中的有些朋友迷信教科书式的教育,觉得球出手的瞬间是必须从哪个手指间出去的.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也是一部分球员始终无法完成高质量高频率投篮的原因之一. 作为训练初期,我们通常需要花一点时间纠正自己的投篮动作,因为只有接近正规的投篮动作,才能保证弹道统一的前提.之后,我们要注意投篮时球出手最频繁的一个弹道,记住,不是命中率最高的,而是最频繁被使用的.大致有以下几种:1,以拇指与食指或中指间中心距为弹道;2,以食指与中指之间为弹道;3,以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为弹道的硬性弹道;4,以中指,无名指,小指为弹道的软性弹道;5,以掌心推动与身体动作的结合为弹道;6,根据个人不同而产生的特殊弹道. 手小的球员多为1和4;差不多能抓球的多为2,3;手太大的多为3,5;其中3不适合手指太硬的选手使用 找到弹道之后就要确定以后的每次投篮都要经过这个弹道,并且要慢慢的要忘记其他弹道,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投篮训练更有效率,大家可以尝试找到自己的弹道并且多加练习。往后也会逐步公开其他的秘籍帮助大家正确练习。 再谈弹道(投篮弹道理论2)记得以前有发帖子跟大家说明了一些弹道理论,不过那时没有仔细说明,只是告诉了大家训练方法,今天系统的从头到尾给大家解释分析一下。 弹道这词来源于现代兵器学,众所周之我们现代的高端兵器都是有弹道制导功能的,也就是说火箭炮在发射之前,已经经由电脑制构出导弹落下的地点和爆炸范围。而导弹发射架的发射模式都是固定的,这就好比大家投篮投篮时候的手型和出手点,球经过手型这个弹道的次数越多越容易被掌握,球的飞行路线也越稳定,到达的位置也越准确。 大家都玩过例如CS之类的网络游戏,但是实际上所有的枪支会有适当的偏差,并不是每次瞄准都会打到瞄准的目标的,我们的投篮也是如此,由于人处于高活动状态,手型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即使训练再刻苦空位投篮也不一定是百发百中,更不用说其中出现了视线的干扰之类的障碍物。 之前有跟大家说过关于投篮的标志物,找到投篮标志物的时候我们都没有计算自己投篮的飞行路线,例如我们有很多球员投篮的时候都是瞄准篮筐中心,不能说这种方式是错误的,但是大家在瞄准的时候忽略了自己投出的球是存在飞行路线的,即使球到达了这一点,但是却仍处于飞行状态,而且篮筐由于是平的,我们的视觉也会被迷惑,所以实际投的要比我们看到的远。我们在瞄准的时候,是要判断球到达篮筐中心的时候呈哪一种状态,是何种力度,如果是下降状态下降的角度与幅度是多少,是否会碰撞到篮圈,按照这个角度与力度如果碰撞到篮圈是会弹进还是弹出,如果弹出会弹到哪个位置。按照篮圈直径与飞行角度来说,当然是抛物线越高,击打到篮圈的几率就越小,但是这种投篮的出手点不好掌握,所以我在教新手练习的时候都是要求他们练习打板投篮,因为相对篮板上的点比较容易打到,只需要用球的基点瞄准篮板上的反射点就行了。 我们再投空心球的要更多的相信自己的手感,而不是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当然,必须看到投篮标志物才能制定好自己的弹道,始终要记得投篮是一个运行过程,而不是单纯的一个动作,当你固定自己能够掌握的弹道之后,投篮会更加容易计算出自己投篮的着陆点,这就是所谓的篮球弹道理论。 所以大家练习投篮之前要先找到一个自己熟识的,而且能够控制到最好的手型作为弹道,然后多练习并固定球的飞行路线,投篮之后仍然要固定手型,不要投了之后就移动这样会改变手型。 投篮弹道理论(3)最近看帖令人火大,到最后才发现原来很多人压根没看明白这个内容的帖子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就以前的相关内容来一篇简单解释. 今天首先单就说说手型部分.首先,今天回到最基本的一点.如何区分硬性弹道和软性弹道?先说硬性弹道,是借助手指对球的压力,强迫球成一直线运行的一种投篮方式.常用指为食指压球或者中指压球.这种投篮很有指向性,受力量传导影响小,相较而言比较难调整.而且由于手指对球有压迫,虽能保证路线,但是手指必须压球所以力量传导到这里时会起变化.到这里为止,派阀分为两系. 一,单纯的单部位投篮.由于力量传导受到影响,所以这类人干脆不使用力量传导,单纯只固定投篮方位,强迫手指以压球为主要内容实施的投篮.其实这种想法是潜意识潜进思维之后的衍生体,投篮练习不规范的训练常会延伸出这种思维.说到底想法其实很简单----只要保证球是直的,进球几率就会比单纯手感性投篮准的多.因为投篮的时候是面对筐,只要球成一直线行进,球在进与不进之间的差距受视线影响,感觉差距很小,所以投篮者自身也认为这个差距很小而采用这种方法.但实际的立体图面来看,也就是站在篮筐下往上看,或者从上往下看,其累计差距总值比其他方法差很多. 二,仍旧以硬性弹道为前提充分利用力量传导.这类人在中国业余赛场并不多见,因为大多数人没这个条件,基本一点就是手与手指的覆盖面积达不到基本要求.通常手指固定球的方位要用一点力量,而力量传导到这里的时候如果手指依旧用力的话就会破坏力量协调.普通人投的时候他的手指可能会跟着球的位置发生变化,但是他们并非紧绷手指来投篮,而是放松的.这样投篮球在出手时可能会有一些上升,但是却能保证路线依旧是直的,也有人说这已经属于软性弹道了,我们不必为这个去争论,纯粹浪费时间.手大的人则不一样,他们实际投篮是捏住球,整个手掌接受力量传导,出手前手指拨球,有兴趣的人可以拿个小排球或者什么东西实验一下,那么即可以保证力量传导也保证了角度问题 软性弹道则是相对而言,出手完全凭借手感,并不刻意的追求直线,这种投篮的力度往往都很不错,而且如果对角度有自信且熟悉力量传导的话投篮都是非常准的,外线球员都比较喜欢软性弹道出手,因为距离比较远,未精训练的前提下也无法使用硬性弹道,即便使用硬性弹道,由于距离远且输出力量大调整起来更难,偏差就会更大. 今天只是回头讲一些本以为你们都明白的问题,估计这么讲了之后有些朋友就明白以前讲的弹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