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篮球技术论坛-NBADO.com 投篮教程 篮球教程 跳投教程 标准投篮教程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tidy

[转]各路高手的毕生篮球经验技巧-金牌教练SZZ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16: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idy 于 2014-4-4 16:23 编辑

回复 ljcno7 的帖子

我试了一下,可以下啊,还减本人1金钱呢。
你换浏览器试试,如搜狗,猎豹。

你也看一看我给你的消息,将百度网盘上的文件链接和密码发给你啦。

发表于 2014-4-4 20: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赞啊,慢慢看
发表于 2014-4-4 22: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啊,慢慢看


梅灿于2014-4-4 22:33补充以下内容:
不错啊,慢慢看
发表于 2014-4-4 23: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顶一个~
发表于 2014-4-4 23: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
发表于 2014-4-6 16: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tidy 的帖子

楼主好人一生平安!
 楼主| 发表于 2014-4-8 10: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专门技术类.投篮的衔接的注意事项
最近发现有越来越多的人对投篮衔接问题开始有疑问,如果你也有这类现象,证明你已经有一定的技巧和比赛经验,那么接下来就对很多人有疑问的衔接问题做一下解释。
所谓投篮衔接,我们可以理解成由接球到投篮的过程中一系列的准备动作,目的是为了给投篮坐高做好准备。在比赛中,我们很少有空位投篮的机会,很多情况下需要利用接球之后的相对空位机会直接出手,如果衔接出现了问题,很可能会丢掉进攻机会,那么我们来详细的说一下注意事项
一,不要养成投篮之前先拍一下的习惯
很多球员在接触篮球是都会先依靠这个动作让自己找一下手感,然后再投篮,这个动作是很要不得的。运这一下子,不仅让球变成了死球,而且可能会丧失最有利的进攻时机。所以有此习惯的球员一定要克服自己的这个缺点,改善自己的控球过人能力,一旦自己具备过人能力的话,本能上就不会在第一时间下球;再者就是训练自己拿球就投的能力。
二,要找到正确的接球步伐
接球步伐得不正确会使很多球员在比赛中发蒙,所以对于步伐技巧也有一定的讲究。最简单的就是惯用右手的人不要让自己左侧身体前倾,反之亦然,很多球员由于步伐不正确,面对对方紧逼的情况下以非正规的形式仓促出手甚至走步,那结果显而易见。所以投篮前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姿势正确。
三,对于左手的使用
以前一直以为这个很基础没必要讲,但是后来才发现这个是最需要讲的。大家都知道投篮时左手只是辅助,实际是右手单手负责投篮,那么目的到底是什么?在接球的时候,手收到一个来自球的力,如果我们此时用右手接球投篮,受到力的影响,衔接动作就会变慢,所以我们要对这个动作做一下变更。接到球的同时,右手迅速变为投篮动作,而此时修正球路的事情就交给左手来做,左手负责把球摆到适合右手投篮的位置,一旦到位,右手立刻将球弹射出去。大家可以自己感悟一下,左手把球摆正,而右手只负责投球,这样你的动作会比以前流畅的多,只要加以改进命中率会提升的很快
如果要加强的投篮流畅性,就要先熟悉自己的力量传导方式,而投篮只是完成这个力量传导过程,我们都知道投篮发力是由脚底向上延展,传至手部的时候借助惯性动力和协调性力将球投出.那么专业球员和非职业球员的差别在哪里呢?非职业球员通常是调整好动作之后力量才由脚底开始传导,而职业球员接到球的同时,力量已经由足底开始发起,在力量传导到手部之前左手占据主导,负责把球放到右手的习惯投球位置,球可以在力量传导到位之后立刻投出.这种投篮方法比起接球之后再发力要快很多
投篮误区纠正之弹道篇
作为我的主要训练秘籍之一,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相信会对投篮不准的朋友一定帮助.
我们之中的许多朋友对弹道没有概念,我不知道称呼弹道是否正确,但是我自己只能给他起这个名字.相信大家应该知道所谓的弹道是何物,简单的说是远程武器被击发之后的修正路线.新手使用弩箭与弓箭的命中率会有不同,弓箭可能需要很好的经验才能使用自如,但是弩箭只要稍加练习就会打的很准,而其关键就在于弹道.因为弩的弹道只有一个,只要调整好整体姿势必定会中;但是弓箭的弹道却很多,单从持弓的手的位置就会制造无数个不同的弹道,对于新手很难掌握一个准确的弹道,所以造成了每次弹道都有偏差,所以才会不准.
说到这里相信聪明的朋友已经明白篮球之中的弹道是怎么一回事了,没错,篮球中的弹道便是球出手前所经过的路线.我们中的有些朋友迷信教科书式的教育,觉得球出手的瞬间是必须从哪个手指间出去的.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也是一部分球员始终无法完成高质量高频率投篮的原因之一.
作为训练初期,我们通常需要花一点时间纠正自己的投篮动作,因为只有接近正规的投篮动作,才能保证弹道统一的前提.之后,我们要注意投篮时球出手最频繁的一个弹道,记住,不是命中率最高的,而是最频繁被使用的.大致有以下几种:1,以拇指与食指或中指间中心距为弹道;2,以食指与中指之间为弹道;3,以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为弹道的硬性弹道;4,以中指,无名指,小指为弹道的软性弹道;5,以掌心推动与身体动作的结合为弹道;6,根据个人不同而产生的特殊弹道.
手小的球员多为1和4;差不多能抓球的多为2,3;手太大的多为3,5;其中3不适合手指太硬的选手使用
找到弹道之后就要确定以后的每次投篮都要经过这个弹道,并且要慢慢的要忘记其他弹道,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投篮训练更有效率,大家可以尝试找到自己的弹道并且多加练习。往后也会逐步公开其他的秘籍帮助大家正确练习。
再谈弹道(投篮弹道理论2
记得以前有发帖子跟大家说明了一些弹道理论,不过那时没有仔细说明,只是告诉了大家训练方法,今天系统的从头到尾给大家解释分析一下。
弹道这词来源于现代兵器学,众所周之我们现代的高端兵器都是有弹道制导功能的,也就是说火箭炮在发射之前,已经经由电脑制构出导弹落下的地点和爆炸范围。而导弹发射架的发射模式都是固定的,这就好比大家投篮投篮时候的手型和出手点,球经过手型这个弹道的次数越多越容易被掌握,球的飞行路线也越稳定,到达的位置也越准确。
大家都玩过例如CS之类的网络游戏,但是实际上所有的枪支会有适当的偏差,并不是每次瞄准都会打到瞄准的目标的,我们的投篮也是如此,由于人处于高活动状态,手型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即使训练再刻苦空位投篮也不一定是百发百中,更不用说其中出现了视线的干扰之类的障碍物。
之前有跟大家说过关于投篮的标志物,找到投篮标志物的时候我们都没有计算自己投篮的飞行路线,例如我们有很多球员投篮的时候都是瞄准篮筐中心,不能说这种方式是错误的,但是大家在瞄准的时候忽略了自己投出的球是存在飞行路线的,即使球到达了这一点,但是却仍处于飞行状态,而且篮筐由于是平的,我们的视觉也会被迷惑,所以实际投的要比我们看到的远。我们在瞄准的时候,是要判断球到达篮筐中心的时候呈哪一种状态,是何种力度,如果是下降状态下降的角度与幅度是多少,是否会碰撞到篮圈,按照这个角度与力度如果碰撞到篮圈是会弹进还是弹出,如果弹出会弹到哪个位置。按照篮圈直径与飞行角度来说,当然是抛物线越高,击打到篮圈的几率就越小,但是这种投篮的出手点不好掌握,所以我在教新手练习的时候都是要求他们练习打板投篮,因为相对篮板上的点比较容易打到,只需要用球的基点瞄准篮板上的反射点就行了。
我们再投空心球的要更多的相信自己的手感,而不是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当然,必须看到投篮标志物才能制定好自己的弹道,始终要记得投篮是一个运行过程,而不是单纯的一个动作,当你固定自己能够掌握的弹道之后,投篮会更加容易计算出自己投篮的着陆点,这就是所谓的篮球弹道理论。
所以大家练习投篮之前要先找到一个自己熟识的,而且能够控制到最好的手型作为弹道,然后多练习并固定球的飞行路线,投篮之后仍然要固定手型,不要投了之后就移动这样会改变手型。
投篮弹道理论(3)
最近看帖令人火大,到最后才发现原来很多人压根没看明白这个内容的帖子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就以前的相关内容来一篇简单解释.
今天首先单就说说手型部分.首先,今天回到最基本的一点.如何区分硬性弹道和软性弹道?先说硬性弹道,是借助手指对球的压力,强迫球成一直线运行的一种投篮方式.常用指为食指压球或者中指压球.这种投篮很有指向性,受力量传导影响小,相较而言比较难调整.而且由于手指对球有压迫,虽能保证路线,但是手指必须压球所以力量传导到这里时会起变化.到这里为止,派阀分为两系.
,单纯的单部位投篮.由于力量传导受到影响,所以这类人干脆不使用力量传导,单纯只固定投篮方位,强迫手指以压球为主要内容实施的投篮.其实这种想法是潜意识潜进思维之后的衍生体,投篮练习不规范的训练常会延伸出这种思维.说到底想法其实很简单----只要保证球是直的,进球几率就会比单纯手感性投篮准的多.因为投篮的时候是面对筐,只要球成一直线行进,球在进与不进之间的差距受视线影响,感觉差距很小,所以投篮者自身也认为这个差距很小而采用这种方法.但实际的立体图面来看,也就是站在篮筐下往上看,或者从上往下看,其累计差距总值比其他方法差很多.
,仍旧以硬性弹道为前提充分利用力量传导.这类人在中国业余赛场并不多见,因为大多数人没这个条件,基本一点就是手与手指的覆盖面积达不到基本要求.通常手指固定球的方位要用一点力量,而力量传导到这里的时候如果手指依旧用力的话就会破坏力量协调.普通人投的时候他的手指可能会跟着球的位置发生变化,但是他们并非紧绷手指来投篮,而是放松的.这样投篮球在出手时可能会有一些上升,但是却能保证路线依旧是直的,也有人说这已经属于软性弹道了,我们不必为这个去争论,纯粹浪费时间.手大的人则不一样,他们实际投篮是捏住球,整个手掌接受力量传导,出手前手指拨球,有兴趣的人可以拿个小排球或者什么东西实验一下,那么即可以保证力量传导也保证了角度问题
软性弹道则是相对而言,出手完全凭借手感,并不刻意的追求直线,这种投篮的力度往往都很不错,而且如果对角度有自信且熟悉力量传导的话投篮都是非常准的,外线球员都比较喜欢软性弹道出手,因为距离比较远,未精训练的前提下也无法使用硬性弹道,即便使用硬性弹道,由于距离远且输出力量大调整起来更难,偏差就会更大.
今天只是回头讲一些本以为你们都明白的问题,估计这么讲了之后有些朋友就明白以前讲的弹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了吧
 楼主| 发表于 2014-4-8 10: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整合一下常见的投篮问题
过年是肯定要给大家发帖的,整合一下最近看到的投篮常见问题,给大家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以及克服办法
最近跟往常趋势不太一样,往常问的通常比较杂乱,但最近问题普遍集中在投篮上,包括投篮姿势、手型,发力方式,以及力量传导方向等都有人问,这对大家来说当然是件好事,有针对性的练习才能提高更多,而投篮作为篮球运动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也应该深究一下,那么我们就逐个的看一下都有哪些比较常见的问题
问题1:力量传导方式
对于新手来说最关键的是找准投篮的力量传导方向(详见《投篮的力量传导》一篇),初学者多用的投篮方法为后向前的推球,原因就是因为不适应由下而上的力量传导模式,再改为常规动作时也会在投篮的时候出现轻微前倾的症状。我们先就前倾的原因做一下解释,前倾投篮多发于惯性投篮中,原因是基于身体的平衡点选择在了球,而非人本身,在初学的时候由于力量不足,手用的力量都会很大,根据反作用力原理投篮时小臂曲的幅度越大,向上弹出的力量也越大,在弹起的时候身体以球为瞄准点由下而上的时候就会跟随手的力量前倾,加之人的大腿由曲到直也是一个斜方向,所以人就会向前跳
而如果你已自己身体为瞄准点的话,只管自己的身体完成由下而上的力量传导,也就是说整个投篮动作完成的时候忽视掉球,而只是要身体完成一个力量传导的过程,就不会出现这种前倾,不过这要根据你自身的喜好调整,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这种方法。尤其是已经练了很久的,养成一定投篮习惯的,基本上就不太好改,如果要改的话一定要停球,期间只能做练习但不能打比赛,否则越练越坏
问题2:手型
手型这个问题是对投篮有个大致概念之后才会出现的问题,因为这时候你已经克服了投篮动作本身带给你的问题,才会开始转向注意细节。那么手型应该怎么样才能做到最好呢?我们大多数人的手不像职业球员那么大,所以尽可能的不要去模仿一部分球星的投篮手型,因为你的手不够大。说道手的大小,那是制约手型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你的手不够大,就没有足够的标尺让你选择。
作为我们业余级手小的球员基本上都是用托球的方式出手,而非抓球。也就是说你的手只是作为一个支撑球的架子,避免球前后左右的晃动,而非抓住它固定它。那么以前我们讲到过弹道,所以得食指弹道,就是纯食指出手投篮,而中指弹道指的是球以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为轨道,中指出球的投篮方式。食指投篮相对的指向性更好,能够保证投篮的直线;而中指弹道则更多一部分依靠手感。如果你的投篮直线找不好,那建议你使用食指出球,有很多球员在学习投篮的时候都刻意的去加强手指控制直线,结果往往是球直了,力量乱了,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尽量不要用,如果想照着这个路子走下去,我建议你去感受“力量驱动”的投篮模式(空间思维理解,并非官方用语),就是强迫球成既定的路线行进的投篮方法
当手托起球后,很多人在出手的时候过于单纯的讲究那几指出球,那几指拨球,这个想法过于狭隘。并不是说你那几指出球就只有那几指用力,你的手部仍然还是一个整体,你要看的仍然也是这个整体,你要做的是借助下面传上来的力引导球往正确的位置走,而出球点就好像枪的枪膛,只需要起到一个定向作用
然后我们单就食指出手做一下解释,那么之前已经说过,持球的时候实际上只是托住球,那么接下来有两种对这个方法的理解,分别就是两种托球张手的方式。第一种是讲究把手张到最大,让球最大面积的覆盖到球身,然后手部在整个投篮力量传导过程中不做任何调整,直接根据腿部传导上来的力量出手投篮,能够保证投篮流畅性;第二种是以放松状态张开到最大,以这个动作出手的时候可以轻易进行投篮调整,例如投篮出手点、抛物线、拨球后旋的速度等等,但有时也会因为这个调整造成一些小问题,最常见的就是进行了一些“不必要的调整”,以及原本“不需要的调整”等
问题3:跳投
前段时间频繁的解答了“原地投篮”、“惯性跳投”和“顶点跳投”(个人理解的名词,比较容易从名词中看出区别),分别解释一下
原地投篮:
多见于罚球,持续稳定性强,更容易调整;所以力从地起,只要你的脚在地上,力量在身上就是持续通过的,只要力在身上持续的通过,就可以更好的加强稳定性以及进行调整。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在原地投篮的整个过程中,你的腿随时可以借助与地面的反作用力进行细微的调整,这个调整是持续进行的,而非一次性完成的,但是相应的调整多了,出手速度也就慢了,比赛中基本没有这种稳定的出手机会,而对方也不会给你足够的出手时间
惯性跳投:
所谓惯性跳投,就是借助力量传导形成的惯性投篮,这个惯性是一个由下而上的惯性。使用惯性跳投的时候我们讲究的是一次性传导出手,我们在力量传导一篇中提过,力从膝盖起后向上传直至出手点,当力量传到出手点的同时你就可以出手了。这个出手讲究的是一个协调力,因为力是一次性通过的,所以不能进行调整,但只要在出手之前完成之前调整好协调力就可以了。我们之前说过要把膝盖到腰视为第一整体,腰部以上前胸为第二整体,然后顺力出手。而每次在相同距离需要使用的力都是一样的,只要身体这几个关键部分调整好到达出手点之前的力量,那投篮的力道问题就会很容易解决
在这里给大家穿插一点内容,我们都知道常规投篮大臂跟前胸是呈90度角的,所以力量到达上胸已经是封顶了,剩下的只是如何借助这个传导上来的惯性力出手,而从这个内容开始出现了很多分歧点,而大部分人的投篮区别也正是在此。有些球员自身传导到出手点的力量比较小,更多一部分依靠手臂投球了,新手在常用这个动作之后就会出现我们一开始讲过的投篮前倾的问题,这也是很多新手投篮使不上力的原因之一;一部分球员在球到达出手点之后刻意的控制球的行进轨道,例如比较常见的手臂定向(手臂伸开后定位控制抛物线最高点),以及常见的压腕投篮(控制抛物线及投篮后旋)都是加强了手臂的定向作用;而我个人讲究的直上的力量传导是力在到达上胸后,手臂随着上升的动力同时将手自然上举,升至最高点的时候自然出手之后手会向前成一半弧,动作讲究流畅、不僵硬
顶点跳投
顾名思义,跳到最高点后出手的投篮方式。很多球员在初练这个动作的时候会对起跳方式有疑问,到底怎么跳成了一个关键因素。他们在跳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这么几个问题:1,起跳过于用力而导致动作失衡了;2,起跳后掌握不好出手时间;3,跳投的时候手型会混乱   其实应该还有一些问题,但是只记得这些,那么就先就这几个问题分析一下
Q1
我们投篮起跳的时候,下半身的站姿比较重要,想投球稳,脚下必须先稳,因为整个投篮的起跳过程都是由这第一个起跳为起点的,而起跳这一下也决定了你整个投篮的质量。在我们起跳之后,要将从膝盖上来的力持续向上传,那么这个持续向上传是个什么意思?我想很多人会有这个问题。我们换一种思维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我们看到球员在扣篮的时候都会把身体顺着起跳的方向持续用力,为的就是能够在空中多停留一段时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增加滞空时间,这个动作的目的就是让这个力向某一特定方向持续牵引,从而达到一个力量的持续通过。在这里我们是要让力呈直线上升趋势向上走,而且我们在这里采用这个方式并不主要是为了增加滞空时间,而是为了能够保证身体能调整并维持在一个随时都能出手的状态,或者说是把这个可以出手的状态维持的久一些,其实再久也就是零点几秒,因为起跳到落地这段时间本身就短,但就是这点时间就能够帮你完成调整
当力量持续通过的时候,我们会感觉身体的动作是定住的,因为力量是持续向上的,所以整个投篮过程中(除了后期下降过程),随时都可以借助这个向上的动力出手投篮,如果想进行二次调整的话则可以借助腰为发力点重新调整发力
Q2
在解释了上一个问题之后,解决这个问题就比较简单了,基本上如果能够调整好的话,上升过程中当力量传导到出手点时我们已经可以出手了,就像惯性跳投那样,一次性出手,但是顶点跳投当力量传导到出手点的时候,那时身体只是刚刚处于一个上升状态,大部分的力在整个传导过程中的移动速度还是比较慢的,因为它是按照你的起跳节奏速度向上传导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没跳到最高点出手的话,因为力没有传到正确的位置可能会导致力量控制不好。通常情况不要考虑太多,在最高点出手就可以了
Q3
很多球员在跳投的时候出手方式很根据起跳而改变,因为球体本身也是不稳定的,如果手型没有很好的限制这个移动,它就会跑偏从而影响弹道。如果用手去扶,很多球员在跳投的时候左手会不自觉的用力,就是因为想把球稳定一些,而实际投篮出手已经偏向了左手,为了解决这个办法我们需要找到合适的衡量标尺。也就是说在投篮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动作去找到一个适合放开左手的时机,这个时机要根据自己的动作和感觉去找,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习惯
所以投篮接球起跳的流程应该是,接球后左手负责在做投篮动作的过程中把球摆到正确的位置,而右手则根据整个身体上升动力去投篮,即使没有球,身体也是这样动,并不是为了迎合球才动
问题4:手感
很多球员在打球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所谓的低潮期,尤其是在投篮方面,其实我们在打球的过程中身体、技术、思维理解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而我们上面说过,投篮是需要一个力的引导为前提,长时间的其他方面可能会不自觉的潜意识中影响自己对于自己力量及协调的判断,而出现偏差。
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停球,每天只做协调性训练以及少量的球感训练,让身体得到休息的同时强化自身协调性,让自己能够更好的控制身体,大概几天之内可以重新再练习投篮,感觉一下力道和以前的偏差可能有多大,然后自己进行细微的调整并感受就可以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4-8 1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投篮的力量传导
本帖最后由 szz19860213 2009-11-3 00:22 编辑
之前有讲过关于投篮的衔接问题,今天手的恢复状态不错,就给大家讲讲投篮的全部细节问题,包括投篮的力量传导模式和协调力调整等小细节,新手可以不必看
前阵子论坛里有朋友问我力量传导是什么,我想不明白的肯定不仅仅是他一人,但是只要经常看我帖子的朋友肯定晓得,今天在此再讲一次,所谓力量传导,就是人在完成某个动作时力量经过的流程.例如,玩拳击的人打出的直拳要比没打过的人力量大很多,除了体质上的差别之外,力量传导也起了很大作用.出拳时的发力是始于脚底,借助脚前掌的推动力增加一部分力量,之后再推动至小腿,然后再至大腿--腰部--肩部--大臂--小臂.这个力量在传输过程中,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力量逐级增加,最终将累积起来的力量一次性爆发,达到最大的杀伤效果.这个力所经过的地点流程就叫做力量传导过程.
篮球中讲究的规范动作一部分也存在力量传导,有很多力量较强的球员无法强吃瘦小的球员,终归到底就是不会正确的使用力量传导;身体无法配合脚步,或者动作不规范而失掉有利重心等现象的出现,都无法使力量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回归正题,投篮的力量传导过程是什么呢?大部分研究人员给出的答案是力量经由脚底--膝盖--大腿--腰部--肩部--大臂--小臂--手腕;而业余赛场上有些经验的球员大部分也是这么做的,但是,事实是不是这样呢?这个公式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即力量换算过程.
篮球和其他运动不同,讲究一个合理性,而并不是力量越大就越好的,力量经由的过程越多,控制起来就越不稳定,因为传导而来的力量每次都在递增,身体的自我调整也越频繁,如果不是力量不济的前提下,我们更需要的是协调力.
新手们在投篮的时候不懂得什么是协调用力,而只是单纯的依靠改变手部力量来调整投篮力度,这样会使投篮变的难以掌握,影响进步速度.单纯位置的力量是难以掌握的,稳定性也越差.举个例子,如果我们要想一拳在拳靶上打出200磅的力量是很难拿捏的,通常距离200磅会有很大距离,但是如果让我们5圈打出200磅的话,这个差距就会被缩小.
当足底力量上升到膝盖的时候,其实并不是直接向上走的,其中一部分力量要返回脚底,因为身体要借助这个反作用力向上,这样才能把力量传导上去,因为膝盖有关节,不是直的.所以我们在加速投篮过程的时候,力量并不是从脚底而起,而是从膝盖而起.膝盖同时发出向上和向下的两个力量,而我们要做的是尽可能的让这两股力量达到均衡,这样以便于我们控制.之后,力量沿身体中轴线接由上胸出到达肩前侧,手臂自然向上将球投出.
整个过程我们忽视了足底,小腿,以及手腕,而将大腿,腰部视为一个整体,胸部和手部视为一个整体,简化了投篮的力量传导过程,变成了膝盖+上述部分的力量总和传递至触发点之后等于协调力的时候,手部就会跟随这个力量完成投篮动作.之后的练习我们都可以根据这个协调力来判定是否会出现力道的偏差,当协调力能被充分掌握的时候,不论是投篮速度还是力度都可以拿捏的很好,换言之只要熟悉了身体力量传导的协调力,定点投篮并不是什么难事
当比赛的时候,通常会有对方球员上前封堵,我们会采取跳投或其他等方式达到投篮目的,那么这时身体的协调用力会被破坏,这时我们就需要再把串联起来的部分分散开,通常我们会使用手腕的力量加一点力量调整,因为手腕相对与其他位置更容易被调整.
之前也有将过投篮的衔接问题,那一篇里我有给大家讲过,接球的时候,我们采用的是非投篮手,那么再结合本篇我们可以轻易的看出来,非惯用手接球同时,身体惯性力量传导开始,由于身体长时间适应力量传导过程,左手只需要把球拖到右手的击发点即可完成投篮.
手型部分再结合一下弹道理论就可以,这里就不细说了
有些初学者之所以用手推球投篮是因为他们还不习惯让身体的力量由下往上走,因为人体本能的力量传导是向前推进的,这样更容易发力,但是却不符合投篮命中率与稳定性的力量传导模式,所以不规范的姿势必须要改,在标准的力量传导模式之外,再选择适合自己的姿势
 楼主| 发表于 2014-4-8 10: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后仰跳投理论分析
本帖最后由 szz19860213 2011-1-17 12:16 编辑
最近经常看到有关后仰跳投的技术贴和咨询帖,大致看了看,感觉很多球员对于该技术都很感兴趣,今天趁有空就讲一讲。
说到这个技术,我们就不得不先说说后仰和跳投的关系,其实后仰跳投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身体对抗下的后仰跳投,一种是无身体对抗下的后仰跳投,通俗来讲前者就是背打情况下的后仰跳投,另一种就是直接依靠后仰获得出手空间的跳投;其两者发力方式因使用方法也会不同,下面就给大家讲一下
后仰跳投需掌握的最基本元素投篮的周身协调性,而这两者对于协调性的调整方式也是不同的。在背打的情况下由于一部分身体力量输出,不可能马上就能调整成直接后仰的状态,否则铁定会挨冒,所以脚需要用力起跳,但是问题也随之出现,一旦脚下发力过猛,势必影响周身协调性的调整,所以需要在起跳之后继续修正自己的协调性。
90%以上的球员都认为后仰跳投是以腰为支点,确实,后仰时确实以腰为起点调整身体重心以及加强滞空,但是腰的使用只是其中一个部分,就像固定线一样,只有一个点是不够的,所以我们需要再找一个点加强投篮的稳定性。此时比较普遍的方法就是“锁肩”,起跳之前必须摆好投篮动作,起跳之后加强肩膀两侧的稳定性,把肩膀连同整个投篮动作一起锁死固定,让其成为一个支点,使投篮更加稳定。那么理论知识比较丰富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这个过程是把后仰和跳投分为了两个部分,那么投篮的周身协调性不存在了,身体的力量传导方式也就改变了,命中率也就无法保证了。事实就是如此,一旦身体离地之后能修正力量传导的部位只有手臂,而手臂以下的部位在起跳之后是无法通过力量传导的,所以整个投篮的力量传导全是看你的手臂。
由于缩短了力量传导的过程,投篮被击发之前的修正路程很有限,所以要调整起来会有点困难,所以需要对投篮有一点点改进。我们站立投篮的时候,投篮手通常是以指根托球,也就是最靠近手掌的第三指节,而在这个动作下这个位置会有一些上移,大约在第一指节和第二指节之间的位置,用这个位置托球主要原因并不是为了加长力量传导过程,而是避免自己的弹道跑偏,以此方式投出的球抛物线会更高一些。可能有朋友会感觉别扭,如果不习惯还是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投篮
直接依靠后仰获得出手空间的后仰跳投比原地投篮要难调整的多,但是他的力量传导却更快,很多初学者在经常练习后仰跳投之后,身体本能的适应了这个力量传导,所以他们的后仰命中可能比普通投篮命中还要高。但是也是由于力量传导速度快,调整时间更短投篮偏差也更大。
这种方法的后仰必须是始于足下的,一旦脚底动作没处理好,投篮肯定偏,因为缩短了力量传导过程,所以脚下占据了大部分投篮的平衡及至少50%力量输出,所以投篮前怎么让自己站稳才是最关键的,很多球员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稳定的起跳步法,导致力量传导出现偏移,这势必会影响你的命中率。大家可以根据视频自己选择适合的步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NBA篮球技术论坛-NBADO.com 投篮教程 篮球教程 跳投教程 标准投篮教程 ( 鲁ICP备18000611号 )

GMT+8, 2025-5-4 07:42 , Processed in 0.04117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