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篮球技术论坛-NBADO.com 投篮教程 篮球教程 跳投教程 标准投篮教程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988|回复: 71

[转]各路高手的毕生篮球经验技巧-金牌教练SZZ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4 10: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tidy 于 2014-4-10 15:36 编辑

原文来源于:http://bbs.bbboo.com/thread-122402-1-1.html, 但现在包卜篮球 的论坛已经关闭,在包卜篮球上已经不能看到这些东西啦,当时我见到可以,将这些都一一复制下来成为WORD文档,现在已经看不到了,特共享给大家看一看,全部内容我会一一贴出来,全部WORD文档打包后下载需5金钱。


各位也可以百度一下,看一看。
这是百度中相关内容,
1:来源于虎扑 http://bbs.hupu.com/2417414.html ,当然这个链接里面的东西都有XXXX。
2:来源于百度空间: http://hi.baidu.com/zhanshenkobe/item/52bfcb17df1f2e4de65e06ef
以上的东西都看不到了,一点就转到包卜篮球首页。

以下是WORD文档的目录:








以上的全部发完,不想花费5金钱的可自行复制粘贴,毕竟WORD文档有104页,我要分主题全部复完贴完也要一点时间粘贴。
所以直到今天才全部发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10: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后卫简易节奏分析

本帖最后由 tidy 于 2014-4-4 11:28 编辑

后卫简易节奏分析

在球场上有所谓的球队节奏,而控球后卫是负责找到并组织这个节奏的核心人物,由于论坛大部分人理解能力有限,今天就讲简单点的东西
都说组织后卫是控制节奏的核心,那么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知道,球队的节奏在球在己方后场的时候已经被确定了,控球后卫接球之后的第一反应直接决定了球队的节奏。但是,这个节奏必须符合球队内大多数人的意志才行。我们举个例子,如果球员们的体能都很好,在后卫接球后能够快速奔跑至前场,那么我们就可以采用快攻;如果球员心态比较放松稳定,且对为有一定优势的情况下,那么就可以推进至前场打阵地。尽量达到不违背队友的意志为前提,不过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队友在积极奔跑至前场的时候,你慢慢悠悠的在后面运球,那无疑是对己方士气的打击,从而降低队友的积极性;如果队友心态放松的时候,你加快了节奏,那肯定会影响到队友的心态和运动模式,对局势发展是很不利的。
都说一个节奏影响两个团体,有时并不是说掌握好己方节奏就可以的,还要不被对方的节奏干扰,甚至去试图干扰对方的节奏。很多初学者容易被对手的节奏干扰,这个例子在周边很常见,很多球员一旦打急了眼自己带球就往上冲,结果越输越惨,所以尽量不要被对手的节奏压制,一旦节奏被压制,就想办法先打破对手的战术,因为战术是节奏形成的基本。如果对手主要以快攻为主,那么就想办法压球,首先让他无法实施长传,同时己方其他球员迅速回防,或者实施紧逼,一旦对方快攻打不成,节奏就会变慢,这时己方进攻的时候尽量放慢进攻节奏,用节奏压制对方,这时对方发动快攻的积极性就会下降,只要反复几次,对方的节奏就会被压下来从而丧失优势。如果对方是以阵地为主的话,就要想办法用快攻打乱他们的节奏,使他们疲于奔命,在攻防中丧失体力从而影响进攻效果,当对方进攻的时候采取全场紧逼或者全场盯人的方式给对方快节奏的压迫感,对于消耗对方体能影响对方的战术是很有效的。当然,很多时候你用的招数对方肯定也会用,矛盾之争就看谁的战术贯彻得更好,哪一方的观察力更敏锐。
综上所述,所谓节奏的最佳模式就是能够发挥己方实力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扼制或者干扰对手的节奏,从而影响他们的战术和能力发挥,田忌赛马的事例在这里是用的着的。比方说双方的进攻又很有成效,比分交替上升,那么我们就要考虑如果双方抢分对攻的话自己会不会比较有胜算,如果判断可以,那么就尝试节快进攻节奏试试看,如果运用得当很可能在短时间内拉开分差,然后再恢复之前的节奏,随着体能的变化,有时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战机,作为控卫必须能够敏锐的察觉并且在对方虚弱的时候给出一击。例如当对方体能下降,那就立刻采取快节奏攻防模式,让对方的体能耗尽,此时对手由于体能不好进攻节奏势必变慢,如果再去全场紧逼的话效果通常会很好。
进攻中有时需要不断变化节奏来达到某种目的,最鲜明的就是体能问题,有时即便知道快节奏的攻防能够有好效果,但为了使己方体能能够维持的久一些,需要把节奏放慢,或者灵活的运用换人,但是换人的时候需要注意,当己方有明显节奏优势的时候,尽量避免换人,因为此时球员心态放松,体能消耗不会太大;处于劣势的时候不要大面积换人,因为刚上场的球员对比赛节奏并不清楚,很容易被对手的节奏带着走,对局势发展是很不利的,通常都是选择叫暂停。
到最后所有的一点有一个绝对的前提,就是控球后卫必须冷静,只有冷静才能更好的观察局面,选择合适的战术,记住,后卫需要的不是血气方刚,而是沉着冷静,如果你做不到,你的团队会有很大损失。
今天暂时就想到这些,东西不难,有问题的话可以跟帖,我会及时解答。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10: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idy 于 2014-4-4 11:28 编辑

控卫中级教学之时间感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忙工作,一直无暇来论坛,今天上来一看,人气减了不少,所以在此发贴一篇,以供大家参考

以前发贴曾跟大家说过,中锋球员的空间感必须要好,而控球后卫则必须有良好的时间感,那么在讲过空间感一段之后就给大家讲讲时间感的运动方法

大家都知道球场上分得分卫和控球后卫,我们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球员即具备良好的球感,又能投能突,在大部分比赛的时候站在了控球后卫的位置上,其实这种方法不禁完美,因为得分卫的时间感很少有比较强的,他们更倾向于短时间内得分,所以对于球队整合团队进攻及遏止对方进攻时间都是比较困难的,这也见解说明为什么很多人崇拜的AI不能打控位的原因之一

要说时间感,我们就要知道时间感的范畴,在比赛中,时间即是固定的也是未定的,因为比赛只有48分钟,但是随着进程的变化,会出现很多短时暂停的时机,例如换人,受伤,叫暂停等,而控位就是要拥有在这种固定时间内合理的利用己方时间,并带动全队打乱对方时间控制的能力,这就间接说明了为什么很多职业教练都喜欢用经验比较丰富的控位,而不喜欢用年轻人

在了解时间感的范畴之外,我们就要知道一下时间感的作用,合理运用比赛时间主要用来:给己方充分进攻至前场的机会,从而节省体力;合理运用时间增加己方进攻机会和成功率;减少因高速高频运动而出现的高失误率;打乱对方比赛的步调等.那么接下来,给大家讲一些例子说明一下

大家都知道进攻时消耗的体力比防守时要少,因为防守者必须移动的比进攻者更快,幅度更大;但进攻时的步调比起防守更难调整,所以我们不选择高速到前场后参与进攻,一来是为了维持身体节奏,再者是为了避免无氧状态下体力和大脑思维能力下降,所以控位在能将球安全带到前场的情况下,没必要和队友一起狂奔,那无疑会影响己方的进攻效率,当然,有快攻机会除外

当在己方处于劣势时,如果己方拥有有大赛经验的控位,无疑会比较有利,因为在劣势时,由于分差原因,一些年轻的后卫就会因为急噪而把进攻时间加快,而这却正中对方下怀,使己方更容易犯上面那一段中所说过的错误,节奏加快之后,不仅自己难以调整好节奏,队友所受的影响更大,如果此时你快速推进,对方势必包夹,如果你打不进再把球交给队友,队友由于节奏突然变化,肯定也很难进球.所以此时,我们需要的是压缩进攻时间,而非加快进攻节奏.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举一个例子,如果说你快速推进到前场只需4秒,遇到包夹,然后队友突进至前场,再花去3秒,你突破不成,传球,队友未落位的情况下接球,出手再花去3秒左右,整个过程至少需要10秒,而且进球几率不会很高,而这还没算上进攻失误或者二次甚至三次进攻所浪费的时间,如果长传的话还伴随着高失误率.但如果按照常规计算,我们8秒推进至前场,队友从启动到落位最多需要10秒也就是额外再加2秒,再把剩下的过程改为单体一次进攻或者简易配合将时间压缩到5-8秒之内,总共需要15-18秒之间,(其实实际根本用不了这么久)虽然乍看之下进攻时间久了,但是进球几率却增加了.

有些球员看到这里可能认为还是快速进攻比较划算,但是实际却不是这样,因为这时我们还需要再换算一下这个公式中的其他成分,当你快速推进到前场的时候,大部分球员的大脑处在无氧状态下,而对方防守是单体模式,体力上不会有太大的负担,不论你进攻成不成,都很可能直接被对方快攻.而且最坏可能是直接造成潜在4分甚至5分的分差(进攻不成-2,对方进球+2或+3).当对方快攻时,你们需要再一次全速回奔,这样就进入了二次无氧状态,如果对方进球,分差保持不变或越拉越大,心态比较轻松,不会有心理压力;而己方状况恰恰相反,二次消耗加上分差使得球员体力消耗越来越大,一旦体力消耗大了,剩下的比赛就可以说是垃圾时间了.

综上所述,当我们处于劣势的时候,不能毫无意义的加快进攻节奏,而是要在保证不打乱己方节奏和进球几率的前提下,压缩进攻时间

当我们处于优势的时候也是一样,不能只一味的拖比赛时间,有好的得分机会一定要得分,该快攻的时候仍旧需要快攻,该拖对方体力的时候也一定要拖,如果只一味的去想着把时间耗完,到最后很可能会连出手机会都没有,所以在局面占优时一定要打高成功率,以及让队员争取进攻篮板.如果抢得进攻篮板则重新组织一次进攻.随着时间的流逝对方势必会更加急噪,也会增加犯规次数,只要罚球保持稳定基本不需要担心.

今天先讲这些,让大家对时间感有个概念,以后再给大家讲一些详细内容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10: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场命中率问题
数据最近才拿到,很久没发新帖,今天补一篇
很多朋友都有这种感觉,半场球的时候命中率比较高,但是全场球的命中率通常很低,今天就这个问题给大家分析一下
说起全场命中率,首先还是要说一个距离问题,打惯半场的球员打全场,对于赛场的距离都会产生错估,例如突破到前场的时候会以在半场的习惯来打,所以经常会对步伐判断上出现问题,我们有一个比较常见的例子,如果不常打全场的持球队员是在半场附近控制球直突篮下的话,通常他会在罚球线附近选择射篮,如果上篮的话也可能经常飞。说带地就是对于距离的错估,原本打半场足以突破到篮下的距离现在不行了,但是你的身体却会本能的停住不前,如果你强迫身体继续向前那么同时也就破坏了你的身体运动规律。
对于这一点解决办法是比较简单的,平时没事的时候多运球快速走全场上篮,对距离感有个概念,同时在运球的时候要学会控制步伐与重心,使身体可以随时调整至平衡状态,有利于你的投篮
另外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就是自身运动规律的问题,由于没有进行过相应训练,当你跑动至前场的时候,身体的运动规律被打乱,平衡性、协调性以及呼吸频率可能都已经达到了一个不稳定的情况,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投篮的话,命中率肯定会打折扣。我以前有讲过,控卫需要根据球队情况压制己方的推进速度,目的就是为了使自己的球员运动规律不至于被打乱,如果说我们快速推进至前场需要5秒,然后恢复运动规律又花掉3秒;跟花10秒慢速推进至前场其实是一样的,而且体能消耗的更少,所以再次强调一下,如果不是有很好的快攻机会的前提下,不要贸然的带着球队狂奔。
当球员到达前场之后需要先找到合适的位置,如果其他队友没有落位,可先做少许缓冲,休息平复一下,等运动规律回复之后再上前要球,当推进至对方半场后那就跟在半场攻防没两样了,而且对方的运动规律可能已经被破坏,对于己方的进攻更加有利。最忌讳的就是那种自己带球狂奔到前场然后投篮的那种,如果突破至前场最好的选择就是上篮,而不是投篮,因为推进至前场的速度产生一部分惯性,就算你使用急停脚下稳定了,但是惯性却没有完全消除,如果没有进行过专项练习基本上就是打铁。
说到惯性我们就不得不说一个平衡,打全场球的时候很多球员处于一个高度紧张兴奋的状态,所以那时的投篮基本上都是凭感觉和运气了,投篮变得跟能力没什么关系,所以投篮前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脚下,必须至少要达到相对的平衡(相对于出手点)才可以出手。我们在平时练习的时候需要多注意,如果我们在做一传一射练习的时候,投手在接球的同时就需要调整好脚下平衡,然后根据这个平衡完成力量传导
再来我们说一下自身投篮节奏的问题,每个人练习投篮的时候都必须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节奏,即从拿球到出手这段全过程中,你的身体恢复了所有状态的完美投篮,根据不同的人的不同练习程度,这个节奏的速度也会不同。所以在日常投篮的时候,首先要建立的就是自己的节奏,这样即使当你运动规律被破坏的时候,仍然可以投出比较高质量的球。
其实不仅是个人节奏,球队节奏也会影响到球员的命中率,如果在一个快节奏的球队中,球员有时会有一种被强迫出手的感觉,明明感觉投不中,却还必须要出手,这就证明了球队节奏对于球员自身的压力,每个人对节奏适应的程度不同,速度快技术好的多喜欢快节奏直突篮下,投篮稳健的多喜欢中等速度,大体重的人打慢节奏会比较舒服。所以当节奏不适应的时候,我们需要学会自制,不要被节奏压迫着勉强出手,没有感觉就把球回传后卫重新组织,再就是可以调整至自身节奏投篮,不要跟着球队的节奏快速的勉强出手
今天差不多就这些,比较短,日后想起什么来会补在后面,有问题的话可以跟帖,我会一一解答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11: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防守的相对论

最近一段时间没有发贴,今天难得有空闲时间,给大家分析一下篮球防守的相对论。

首先要说明的是防守相对论是针对整只球队的整场比赛的宏观概念来讲的,可能对于有些朋友来说并不重要,此篇的战术观点适用于正规比赛中,那么进入正题。

正规篮球的防守与足球不同,是绝对的实力发挥大于相对的实力发挥,举例来说面对任何人都能得分的人才称之为高手,面对高手得分少,面对菜鸟得分高的不算做高手。因为真正的高手不管对任何球员都能展现出自身实力,而其他的那些相对于对手的实力会有不同实力的发挥。第一种我们称之为绝对实力,而第二种是相对实力。

我们今天不说进攻,单说防守。
防守的对位选择相对于进攻有主动权,因为你可以自行选择要防守的对象,可以防守自己比较熟悉的对象,或者自己能轻松防守的对象。我们把防守的选择通常分为以下几种:根据身高决定的对位防守;根据位置决定的防守(常见的对位防守);均衡实力的整体防守;己方优势压制对方弱点的防守;体能轮转防守;王牌球员相互防守;打击对方士气的选择性防守;打乱对方球队节奏的防守;拖时防守;协助防守;补位防守

在能了解以上几种防守功用的前提下,我稍做解释。
首先,我们比较常用的是等身高防守,均衡性防守和对位防守。也就是说我们日常的防守大多数是根据身高,位置,实力等因素来进行防守的,而对于整体比赛来讲我们需要不断的变化防守战术来达到防守目的,不要一成不变的防守。

篮球的防守范围包括:人,球和区域保护,根据对方不同的进攻时机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手段。
防守的第一条就是防人,尤其是在半场球的情况下,我们不要总是想包夹或者溜到对方身后盗球,这样很容易让对手跑空位得分。我们要注意更多的去防守对位的人,要封锁此人的行进路线,并根据对方特点和弱点采取不同的防守措施。

防守球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抢断,识破对方的传球意图并从中截下的防守手段,在对方快攻的时候我们要把防守目标由人转为球,在抢断距离比较近的时候也可以使用。

针对区域的防守大家粗意的理解为区域防守即可。

作为整体的防守,最重要的是讲求防守的均衡性,“田忌赛马”的观点在比赛中并不适用,在此将上述讲到的防守选择穿插着讲一下。影响进攻的效率最重要的是士气,作为影响对方士气的最主要基本点当然就是分差,而分差也是以防守为基点构成的,我发现现在仍有许多球队看的是自己的得分,而不懂得看分差,进攻成功和防守成功造成的分差其实是相同的,但是即使是空位投篮仍然不可能是100%的命中率,所以强化防守拉开分差远比加强进攻拉开容易得多,对方越长时间不得分压力就会越大,压力越大的情况下,体力消耗就会越大,防守的成功性越高对方就会越接近崩溃。此时如果对方有很好的得分机会,直接拉下来,绝对不允许对方轻易得分。
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具体的局部战术事实步骤,作为防守时常会出现积极防守与消极防守,在这里的消极防守并不是我们时常说的那种散漫的防守。
先说积极防守,积极防守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战术,此防守方式讲究对方由守转攻的瞬间,己方开始大范围的防守,防守的范围包括:对方前进的走位,接传球的路线,视线等等,务必让对方不能轻易接球,即使接球也不能轻易进攻,即使进攻也不能轻易进球。由于这是一种高消耗的防守方式,需要球员具备良好的体能作保障,并尽可能的在最短时间把对方体能消耗到最低点,为剩下的比赛奠定胜局。

所谓消极防守是指只针对个别状况进行的防守,大多数是指只进行有球防守,只进行部分无球防守。此防守多用在体能状况不好但是能力出众的球员身上,或是整体体能轮转防守的时候采用。举例来说,我方3号位为主要进攻点,进攻中消耗体力很大,那么在防守的时候我们可以让他去防守一些进攻能力比较差的球员以此节省体力,对此类球员可以让他接球之后在进行防守,不必刻意的跟着他到处跑。如果阵容不丰富而且球员体能下降的时候也可以采用此方式休息。

作为双方王牌球员,每场至少会有一次交锋的机会,而这之前就要看哪一方的球员更能把对方王牌的体能拖垮,如果己方王牌能够成功防守住对方的进攻并且抓住此时机得分,无疑会对对方心理造成巨大打击,当己方王牌成功放守住对方之后对方王牌势必要还击,他会主动并积极的防守,此时可以让队友进行无球挡拆,为自己制造空间,防守时也不要主动防守他,可以让队友进行积极防守,这时候对方心理就会很急躁,更容易与其队友发生争执。切莫逞匹夫之勇,要知道球队的胜利比名声来得重要的多。

在比赛行进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延缓比赛行进时间以达到自己的战术目的,尤其作为学校内的犯规不停表的比赛中,当己方占优势的时候,大可以悉数换上替补在场上疯狂地拖延时间以及犯规,影响比赛进程,此时吹哨再罚球大概就会花掉将近20秒钟,己方进攻再打满30秒很快就把时间消磨掉了,当主力休息完毕之后,在全部换上给与对方最后一击。

如果己方在比赛中分数和心理都占优势,可以采取打乱对方战术的防守,在比赛中失去节奏的球队需要重新组织找回节奏,而节奏制造者就是对方的控球后卫,此时需要严密的盯防对方控球后卫,一定要让他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防守者一定要让对方感觉只要稍一松懈就会丢球,使得对方根本没有空闲组织比赛,绝对不能让对方把比赛节奏放慢,如果能抓住对方失误得分,且对方士气低迷的时候,立刻组织球队进行全场紧逼,要让对方连底线球都发不出来,即使发出来也要断掉,要让对方感到绝望而放弃比赛。一旦分差过大对方有放弃比赛的念头,切莫再火上浇油,恶语相向,配合对方消磨掉剩余时间即可。

作为球队的防守一定要注意协作,对于队友要求包夹,协防以及补位的情况下一定不要拒绝,否则会出现战术漏洞而被对方得分,我经常发现有些的球员因为不承认对方的实力而拒绝完成对方的指示,这种做法是很不好的,因为你是在为球队打比赛,你不是在听从命令,而是答应对方要求的帮助,能帮助球队完成整体战术的才是出色的球员,即使NBA里最杰出的球员有时也需要听从队友的指示,因为如果你不听,球队此次战术就会失败而被对手得分,有此毛病的球员可以参考一下我的建议。

作为协助防守内线球员会使用的比较频繁,因为内线球员在接触时注意力很难移开,很容易就被对手从身后盗球,内线球员需要先注意对位球员是否把注意力集中在你身上,此时手势示意己方位于对方内线球员盲点的且距离最近的球员快速冲至持球者身后盗球,如果速度稍慢会被对方察觉。外线球员如果没接到手势之前最好不要擅自行动,因为对方可能将你吸引过来之后将球传至外线得分。

我们的防守实际上都是处于相对状态,个人相对于球队,个体相对于整体,但是在比赛中一个人相对于两个整体,即己方球队与对方球队。要找到正确的相对点,如果你的防守不能防守住自己的对位球员你就要参考一下自己的对己方的点与对方的点是否正确,也就是说你要看看如果别人来防守你目前的对手是否能防住,而你又是否能防住队友的对位球员,如果答案肯定,且不影响以上整体战术,那么就可以实施,如果不确定就予以否定,继续采用现在的防守手段。随着比赛的进程,己方和对方的体能都在下降,一开始的时候防不住不要紧,要尽可能的拖对方体能,因为比赛始终是相对于整场来看的。

除以上具体防守之外,作为整场比赛的防守大局观包括体能防守,进攻防守,犯规防守和时间防守。以上也些许的提到过了,这些也没什么难的,大家注意一下记到脑子里就好,今天就讲这么多吧,如果有朋友不明白可以留言告知,我再进行解释。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11: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idy 于 2014-4-4 11:12 编辑

篮球简易战术之掩护与挡拆
今天应篮球狂人与德克诺维茨基41两位的要求,讲解一下比赛中的掩护与挡拆的使用以及如何破解的方法。
首先,对于没有及时完成这篇文章感到抱歉,前几天在家收拾家具没有腾出时间,今天就给大家详细的分析一下。那么,直接进入正题。
要说明的是挡拆与掩护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准确的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挡拆其实是整个掩护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表现形式之一。我将把掩护主要分为主动掩护,被动掩护,以及掩护战术3类便于大家理解;首先,我们在实施掩护战术之前必须先了解掩护的目的,我们实施掩护主要是为了简化进攻步骤。扯出空位,节省进攻耗费的体力,降低失误次数,以及提高投篮命中率,并以此为基准选择合适的时机为队友掩护。那么我们先从挡拆入手详细的了解一下掩护。
现在不论是在专业的正规比赛还是业余比赛中,挡拆都是比较常见的小战术之一,如果一个球队连基本的挡拆能力都不具备,那根本无法被称之为球队。挡拆主要分为持球者参与的挡拆,以及无球队员之间的挡拆,而这也是分辨球队实力的标准之一。
先以我们熟悉的持球队员参与的挡拆战术为起点探讨一下。持球挡拆主要分为单挡,挡切和挡弹3类简易战术,先说单挡。雏形单挡在业余比赛中比较常见,主要原因是因为大家不具备“拆”的能力,通常都认为挡完之后就没事了,其实这种方法并不是真正的单挡。所谓单挡通常要以三角站位为前提,而且大多数是小个球员间的单挡,也就是说3个人之间分别可以相互传球,当持球队员借助单挡离开原本的位置之后,三角就失衡了,而做单挡的球员需要填补持球队员的位置继续形成三角,由于位置很近,我们在视线上感觉他们只是挡了一下然后一直没动,但其实他填补了持球球员离开后的位置,如果这时候进攻失利但仍保留球权的情况下便于重新组织,也能一定程度上阻碍对方快攻。一旦补位球员在这个位置之后,要注意三角中的其他两角的跑位,并及时对此作出调整。
我们再来讲一下挡切战术,“挡切”战术顾名思义当然就是单挡后直接切入,通常是大个与小个间的配合,那么我们来找一下它的构成条件。我们假想一个画面,两人之间的单挡后切入画面的慢镜头,己方大前锋出来为持球队员单挡,对方前锋跟出来,持球队员凭借单挡甩开了自己的对位球员,他故意与单挡球员拉开距离,要投篮吗?还是要突破?对方前锋没有选择的余地,跟位上前,这时己方大前锋突然开始返跑,持球队员迅速传球给空位前锋,前锋接球上篮得分,画面结束。那么我们重新审视一下刚才的画面,不难看出从单挡后的一瞬间,持球队员已经有了相当充足的选择余地,在前锋单挡之后,可以直接在他的掩护下投篮,如果对方前锋不跟位的情况下,这都是很好的选择。如果对方的补位球员速度很慢或者没有补位球员的话,那么持球者也可以选择突破上篮。值得说明的是球员间的挡切战术,负责挡的球员最好是站在靠近底线一侧,这样,切入的队员的活动范围会更大一些,接球也更舒服。另外切入对方禁区后,可能会遇到对方另一名球员的阻拦,这时候可以适时的选择造犯规或者传给空位队友。
再来说明一下挡弹,挡弹在对手没有较好的换防与补防意识,且己方3分命中率比较高的情况下被频繁使用。我们再来想象一个画面,己方得分后卫与持球队员作了一个单挡,持球队员迅速闪过,对方的跟位球员与补位球员都迅速作出反应,同时得分后卫迅速向反方向外线跑去,持球队员面对两名防守球员,将球传给空位队友,队友投出3分球。当然,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实力,有些人也会选择突破,这是属于小个子间的配合,假挡真拆,打敌人的时间差,在对方还没反应之前靠速度取胜。当然前提是己方空位3分球命中率必须高。
无球队员之间的挡拆是评价球队好坏的标志之一,现在包括一些职业球队仍旧不使用无球挡拆,具体原因我不知道,但是如果球队能够灵活使用无球挡拆将会使自己提高很多。无球挡拆多半只有挡,我个人比较喜欢同时带有拆,因为这样会使对方产生视觉混乱,能更有效的跑出多个空位,但这种跑位所带来的混乱对己方也同样适用,除非拥有一个具备优秀软件能力的选手,否则就不要在无球情况下“拆”了。无球单挡的目的是能够为己方提供更多的空位机会,或者为己方被严密盯防的球员寻找出路。对于具体使用没有什么可以详细说明的,值得一说的就是三角进攻的时候会时常拌有一些无球挡拆,并依靠这种挡拆不断找到空位。大家可以适当在比赛中穿插一些无球挡拆的使用,这样可以使自己的进攻更加流畅有效。
然后我们再讲一下被动掩护,被动掩护通常是指跑手依靠同伴或者队友的站位给自己赢得有利位置或者时间的一种方式。例如我们熟悉的禁区的8字型跑位,就是依靠队友与对手的站位形式来获取战机。使用被动掩护的诀窍在于会跑以及会看,首先你需要明确你跑的路线是否在持球队友的视线范围内,球是否能在不被拦截的情况下安全到达这个路线上,如果不行,就换一种跑位方式。明确跑位方式之后,你和持球队友都需要观察你的跟位球员的跟位状态,我们可以把纠缠在篮下的两对对手视为两根柱,当你按照8字型跑位的时候,对方跟位球员就只有两种跟位形势,既是“跟”或者“截”,也就是说他会选择跟在你身后追,或者绕过“柱”截住你,但是高手始终会选择能够切断传球路线的位置,这就要求我们的外线球员要不断依靠传球或者运球改变球的位置。说到这里就够明白了吧,一旦跑起来,不管是哪种跟位形式都无法完全跟住,都有机会造成空位,为节省时间就不详细说明了。
此外,掩护还包括小个球员上篮时篮下的内线保护,跑空位以及吸引对手本质上也是一种掩护,大家需要根据自己的球队以及场上随机出现的战机适时的挑选合适的战术,平时根据上述内容自己联想一个画面,然后不断找寻进攻机会,或者自己使用棋子模拟场景来学会改进战术。在这里跟大家推荐这种方法,对自己的战术观会很有帮助。
我们再来讲一下如何破戒对方的掩护。
首先还是由破戒挡拆开始入手,通常大家会对频繁的单当感觉无能为力,破解挡拆战术的捷径当然还是加强自身实力,其中包括体能,力量,速度,平移速度以及换防意识。通常在比赛中为了切断进攻方彼此的联系,我们都会站在能够切断对方传球路线上的位置,依靠力量及自身的移动将他们独立起来,并且尽量的将对方逼离其队友所在的位置以及他的习惯位置。但是,我们不可能在全场比赛中都使用这种方式,一旦稍加放松,对方会迅速通过完成挡拆,这时我们就需要使用别的方法。
换防是我们比较常见的防守方式之一,一旦单挡形成之后,防守队员迅速交换任务,原本防守单挡球员的队员立即转向负责防守持球队员,这想必大家都知道没什么值得细说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挡切战术实施的过程中,通常是小个子与大个子球员之间的配合,这时换防就出现了问题,如果己方大个上前防守,那么持球队员会立即反吊,那时己方的小个子球员就必须来负责防守大个子球员,通常是无法防住的,而且一旦己方大个球员回追,又会导致外线空位,那么应该如何应付这种状况呢?有以下几种办法可供参考:
1,己方大个球员迅速压上,挡住漏防的这一侧,并且用手挡住持球者的视线,己方小个球员一边用身体封锁对方2人间的传球路线,一边前压形成包夹,此时己方内线球员需要稍稍向外移动准备拦截可能会传到对方单挡球员手中的球,通常只要速度够快气势够猛,包夹就会直接抢断对方手中的球。
2,己方大个拦截对方持球队员的头顶,避免对方反吊,小个队员负责拦截地面,如果对方没有第一时间传球,小个队员立即压上,大个球员迅速回撤。
3,单挡形成之后,己方大个球员迅速用身体负责挡住对方的视线,同时,己方小个球员迅速绕到背后准备抄球。
此外大家在比赛中需要时常观察周围的情况,根据地板的反光或者阴影判断周围是否有对手单挡,如果发现有单挡队员可利用转身技巧闪过单挡球员,也可直接调整跨幅向侧后方拦截对手。
如果对自身的力量及冲击力有自信可以直接冲过单挡球员,如果你力量很好只要12次,对方就不会再有单挡。
对于单挡后直接投篮的选手,是没有比较好的防守方法的,最好还是避免此类球员完成单挡。
比赛中,对方在单挡的时候手部和腿部可能会带有伤害性动作,必须提防以免受伤。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11: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idy 于 2014-4-4 11:12 编辑

篮球简易战术之快攻
今天应篮球狂人的要求讲解一下快攻.
相信大家都对快攻有个概念,而且我相信绝大多数的业余球队如今仍在使用快攻为主要得分手段,在此我再次重申一下,快攻只能作为一种小战术而不能作为一种战略(除非你的对手太烂),那么下面来分析一下快攻与反快攻.
那首先还是由进攻开始讲起,在讲快攻之前,我希望大家能够先明确一点,就是快攻是如何发起的.
先说最简单的情况,我们经常在快攻中看到的只是寥寥人数快速突入对方阵地迅速得分,那么我们回想一下整个过程.首先作为这种情况下快攻产生的原因就是对方控球球员被抢断,之后己方控球者从中路快速推进,同时己方有两名球员快速从两侧45度位置向前跑,那么持球者就会有更多的选择,可以传给任意一侧,也可以自己得分,这就形成了粗意理解的三线快攻.那么此轮快攻的发起人就是快攻的持球者,也就是中路的那个球员,而这次的快攻发起点就是抢断.值得注意的是抢断后发动快攻的几率超过了80%,除非有必要的压制比赛时间,否则通常抢断后都会直接发动快攻,由此可见控球的重要性.
那么我们再分析下一种情况,己方抢得防守篮板后发动的快攻.我们先联想一个相关的画面,己方中锋拿到篮板球,交由前场,前场球员得分.好,我们把画面倒退一下.首先,己方球员拿到球后如何交到前场?通常的选择是长抛,长抛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抛到前场跑位球员的跑动路线上,而不是他现在所在的这个位置,否则很容易被对方拦截.如果为了避免被拦截我们也会选择快速短传到前场,但是一旦牵扯到短传,基本就不能形成三线快攻,基本上参与此次快攻的就只有两个人,因为此时中锋与大前锋都在篮下,作为短传枢纽的点必定是其他位置,如果这个点像快速推进的话对方会有充足的回防时间,快攻的机会就丧失了.
那么我们再来说明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快攻发起人,我们所理解的快攻发起人通常就是策动传球的组织者,其实如果我们稍微动动脑筋就会发现,如果己方球员都待在后场,那是肯定无法发动快攻的,也就是说快攻的基础在于前场的"跑"和后场的"传",我们再回想一下刚才想象过的场景,后场球员抢得篮板甩到前场球员的跑动路线上,后者直接得分.好,那么我们再分析此情况,如果前场跑位球员是看到己方后场球员传球后再跑,那么与之对位的球员肯定会跟位,而其他位置也是一样,那么快攻机会也将丧失.也就是说己方抢得防守篮板的一瞬间,准备快攻的球员已经开始向前场跑了,而抢得篮板的球员必须机敏的发现并且能够准确的保证球能交到此球员手中,如果没有把握,或者对方已经事先察觉,那么可以取消此次快攻.由此可见,快攻也必须有一定的默契才能实施.底线快攻基本内容与之相同,就不再解释了.
那么再来说明一下反快攻.
反快攻最重要的就是体能和速度,我再次强调一次体能的重要性,篮球比赛中,后半场的胜败关键就在体能上,随着体能下降防守质量与速度都会下降,这时全场大部分快攻时间都在这时发动,所以大家在平日锻炼篮球技巧的同时一定要坚持耐力的练习.在防守时体能能够决定回防的积极性与速度,回防速度越快,人数越多破解快攻的几率也就越大,有些速度慢的球队甚至愿意放弃进攻篮板来换取回防速度,由此可见回防速度在反快攻中的重要性,同样,没有足够的体能就无法保证回防程度.
第二点就是洞察力,在己方进攻结束的瞬间立即由攻转防跟住自己的对位球员,如果对自己的速度及弹性有自信并且能够准确判断落点的话最好能够拦截对方的快攻传球.
如果出现1敌2或者3的情况,在己方球员能够回防的前提下,对准控球者上前抄球,能抄下来最好,抄不下来就打手犯规来换取回防时间,当然,如果己方球员不回防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放他们过去,因为你不是姚明,一个人不可能防住3个人,而且如果对他们犯规,己方球员又不能及时回防,那只是凭添自己犯规次数罢了.
今天时间比较充足,心情也还不错,就给大家补充一些注意事项以及快攻发动时候的心理学.
首先,先说注意事项.
快攻上篮时注意身后是否有人,避免被盖的情况之余,最好能骗对手犯规,甚至打3分,通常快攻是最容易造犯规的进攻方式,当对方犯规3次以上防守积极性就会下降,以后的比赛会更好打,虽然可能会对得分有损失,但是也很划算.
快攻结束后,要求一名上前压球,其余人迅速回防,有可能的情况下拦截他们的传球路线,很有可能造成对方失误或者发不出球,然后快速突入前场再得分.
发动底线快攻时,注意头顶上的篮板,有些朋友长传时经常会打到己方阵地的篮板,虽然很具娱乐性,但是可能会造成4分分差,希望大家注意.
快攻心理学
以前只给自己的学生讲过,今天筹宾大放送,给大家讲一下.
精通篮球心理学的人如同一个幕后操纵者,他可以轻松的削弱对手的体能和状态,让他们变的恍惚,暴躁,甚至能让对手之间彼此冲突,有些球员喜欢用言语达到这个效果,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是球品低的表现,为避免大家成为这类人,适当教大家一点方法.
首先我们先说明一下,三线快攻,三线快攻时中路持球者应该注意身后对方球员回防速度,如果处于0防守,那么你大可以站在3分线外狂投3分,让其余两名球员给你拣球,如果这时候对方球员回追,己方球员篮下拣到篮板之后直接上篮,如果还不回追你可以投个过瘾.这一点主要打击的是对方的观众,这时他们的观众与替补席会传来不满的声音,就会给对方心理造成极大的压力.
如果对方有一人防守,要根据这人的身高及弹跳来决定,如果对方是小个子球员,那么上面的那个方法仍旧管用,如果对方比较高大那就不断的假投真传消耗他体力,同时观察身后的对方球员是否回防,只要他们不回防防守球员不放弃,就不断的这样传球戏耍他,直到对方回位接近3分线的时候在投篮,而且务必确定要投进.这时防守的球员会对队友有抱怨,一旦对方有争执,进攻就更加单一,防守起来也就比较容易.
上述两项只要对方不积极回防就要不停使用,这样对方的信心很快就被打沉了,这时候只要对方一叫暂停,比赛也就结束了.你大可以在本方席内听听他们的争吵,之后对方的阵容肯定会有调整,再次使用快攻观察他们与之前有什么不一样,如果回防速度加快就可以使用快攻陷阱.
那么我来说明一下快攻陷阱,其实我并不知道大家是否赞同我的方案,我提倡的是如果球队实力不占绝对优势就需要多在体能上做文章,上述的增加压力与矛盾本质上也是消耗对方体能以及状态的方法,如果你不希望对方也用这种方法来对付你,最好和你的队友一起去加强体能.言归正传,快攻陷阱...
快攻陷阱是指以快攻的假象迷惑对方,这当然要与快攻穿插使用,所谓陷阱却不是一开始就作好等着别人踩的,例如一开始成功用过几次快攻之后,再次由后场发动快攻,这时对方全速回防,己方控球队员却放慢速度改打别的战术,也就是说一旦己方开始进攻,就一定让对方认为可能是快攻然后拼命奔跑,依靠这样来消耗他们的体力,同时也间接保护了己方的后场篮板球.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11: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篮球临场战术之常用战术
最近由于忙于搬家,一直没有发新帖,先别急着恭喜我,好房子搬到破房子,最关键的是那里没有电脑无法和大家及时沟通了,在此深表歉意.那么直接进入今天的话题.
最近看了一些学校的冬季比赛,当然,是在篮球馆打的,感觉球员的素质都还不错,但是教练没有执行比较好的临场战术.毕竟现在的学校很少有聘用专职的教练,大多数还是些体育老师,这时候就需要有战术素养的球员站出来控制并且指挥比赛,下面我们就此详细分析一下.
出色的球队不仅要有良好的训练计划及方案,也要有良好的战术素养,但由于球员在场上的时候观察力有限,所以需要场边的指挥与策划.
先说场边球员的职能,作为场边的教练或者球员必须认真的观察比赛,按照个人软件性能的不同,观察的效果肯定也有不同,我们需要在板凳上的球员不断分析并且写下场上对方球员的优点与弱点,并且相互交流,争取己方正选球员在下场后能够及时告之.
第二点就是己方暂停时机,业余比赛中暂停通常是板凳队员叫的,经常会因为球员体力下降而叫暂停,其实这是很浪费的,有效的暂停时机大部分应该使用在比分落后或者关键时刻,例如对方命中率高升,而己方命中率下降的时候;场上球员出现混乱状态的时候,以及对方控制比赛节奏的时候等等.优势状态下不要叫暂停,球员体力不支时不要叫暂停,个别球员出现状态不佳时不叫暂停.
第三点比较关键,就是暂停与战术搭配的时机,以高中篮球为例,一场中只有2次长暂停机会,一旦出现分数落后或者混乱很难再有暂停机会.要有效的迫使对方使用暂停,必须结合己方的战术.还是以我熟悉的为例,那么首先进攻多将球给对位占优的队友打高成功率,争取拉开比数或者迫使对方失误使对方叫一次暂停,之后可以采取全场紧逼压缩对手进攻,如果能逼到对手发不出球来,那么他们肯定还会叫一次暂停,那么暂停已经用完.这时候先放慢节奏2-3分钟调整状态干扰对方节奏,之后迅速开始抢分战术,那么对手即使混乱也没有暂停机会了,通常比赛在这时候就已经宣告结束了.这只是举个例子,并不是绝对的有用战术,希望大家不要理解错误,最好还是根据每个球队的不同状况采取不同手段.
第四点是换人,通常我们会发现一些主力球员会在场上打满40分钟,其实这是相当不科学的,我之前有单独把体能拿出来说过,它比赛中的重要性是无可替代的,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如果不记得就再去看一下.很多球员自认为是绝对主力,对于换人的意见会感到不满,我只能说这种人根本不知道所谓的篮球战术是怎么一回事,篮球又不像足球,换下去就上不来了.绝对的主力更需要绝对的休息,这样才能保证维持你的高命中率,因为主力的出手机会是要比其他队员多,一旦你体力下降,全队的命中率也就玩完了.另外,在比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几个替补球员首发,依靠不停的身体接触与跑位来消耗对方的体能,减少主力球员上场后的负担,可以说体能的使用直接关系着球队的胜负.在此建议大家一定要让自己的球队有能在3分钟之内决定战局的战术以及能力,因为如果对方绝对主力下场通常你们只有3分钟时间狂攻,必须将他在场下的这段时间尽可能多的增加进攻次数.此外如果己方主力下场,那么可以使替补球员无限制的犯规,并且拉长进攻时间,放慢比赛节奏,给己方主力休息的时间.
第五点是节奏控制,场上节奏的控制与比赛结果也是有着直接关系,如果能将整场节奏控制在自己手中,对于己方体能的维持以及降低对方的体能都有很大的帮助.通常这需要球队中有个好的控球后卫,通常防守篮板或者进攻篮板的取得者也能控制比赛的节奏,因为他们可以选择将球甩到前场或者给己方控球后卫.其他位置当然也能控制节奏,在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
第六点,制造比赛压力,压力作为场上每个球员最大的对手会一直存在,不同的是有人战胜了它,有人输给了它.压力主要来源于内心,但是内心压力的产生则是来源于周围,例如我们有些小个子朋友面对一些接近两公尺人的防守会感觉不知所措,移动慢的遇见移动快的人防守会感觉疲惫等等.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外线制造压力最可怕且最有效的手段是加强自己的体能,要像影子一样不停跟着对方,封锁来球的路线,如果你有好的体能,即使一开始防不住,随着对方体能的下降,你的防守质量会慢慢提高,那时侯如果你仍然能够保持充沛的体力,对方就会开始有压力,体能就会下降的更厉害.对于内线球员,制造压力的主要靠你的盖帽能力以及身体连续起跳的能力,当然力量也是必须的.盖帽能力对于对方的突破或者内线强打都是强力威慑,对方会造成出手就会被盖的压力而迟迟不敢出手,经常会造成3秒违例或者走步.力量会增加己方篮板球的优势,让己方球员出手更从容,让对方球员不敢随意出手.穿插一个题外话,内线在使用力量的时候应该留力,比如你的力量能够轻松把对手挤出篮圈外,那最好不要让对方知道你的力量占了绝对优势,否则对方会停止从你这个点强打,而你也无法有效的防住他以减少对方进攻压力,举例说如果对方中锋与你对位,他强打的时候不要用力量压制他,使用跟他同样的力量就可以,平均进攻3次可以让他打成功一次,防住其余两次,只要他觉得能打开这点,就会继续进攻,如果你防的太死,他就会停止进攻,开始传球,如果对方其余点有优势,那就不太划算了.
此外,场外球迷的数量与评论,以及比赛的重要性也会造成压力.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11: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篮球简单战术
最近有不少朋友询问关于简单实用的篮球战术,由于以前好歹当过几天高中教练,在这里讲几个简单有容易练的战术,其实大家肯定都会的,详细的说明一下,希望高手们不要觉得我班门弄斧.
球场战术多是由控球后卫发起的(也有其他位置的4,5号位除外),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球队的控球后卫实力平平,控球不是很好,投篮也不很准,可能只传的一手好球,自己从来不单打或者突破的那种.但是教练通常却不把他换下去.这种后卫就是我们所谓的球队大脑,他很熟悉球队内每名球员的能力及跑位方式并能与之做出最低限度为不失误的传球配合,有着灵敏的洞察力,能准确判断场上的强弱侧球员.每个战术体系都必须以拥有一名这种球员为发起点,并让他在场上及时且准确的指挥球队.
宏观战术(大脑战术)
作为球队大脑应该提前了解对方球员的实力,以便在比赛前确认强弱侧队员.如果己方实力较强,重点应注意保持体力和命中率,如果在意数据的话可以和对方打抢分战术;如果较弱的话应注意尽量将进攻时间拖至20秒以上,以缩短分差.如果没有教练的情况下,"大脑"还应注意应该何时叫暂停,以及替补的轮换使用,确保主力队员有充分的休息时间.
常用战术:
1,阵地战
通常被作为2或3号战术使用,队内中锋或2中锋进攻强侧时经常使用.阵地进攻讲究内线球员除了要有出色的内线进攻及篮板能力,而且还要有出色的内线分球意识及掩护能力.
战术发动后,2,3号位球员按照之前战术演练方式开始跑位,4,5号位球员分别站到篮板两侧准备接球强打,1号位球员选择4,5号位中的强侧传球.此时出现战术连锁,接球队员按照场上形式及队友的跑位方式选择强打或者与1,2,3号位中跑位得当的一方做传切配合.1,2,3号位球员在跑位时应当注意,在接到传球之前应避免近距离接触内线持球队员,可选择绕开为进攻者赢得更多的进攻空间.如果此时对方有队员开始包夹持球者,与之对位的球员应迅速跑至空位然后示意持球者,接球后立即空位投篮.而内线的另一名球员负责篮板球的挣抢.如果篮板球被对方抢到,距离最近的球员应立即上前阻断对方的传球路线(俗称压球),其他队员迅速后撤,避免被对方快速反击.
2,传切战术
通常作为2,3,4号战术使用.球队只有一个内线进攻点或者1,2,3号位球员速度快跑位好时比较常用.当内线只有一个队员的时候有些球队会选择外线轰炸,然后内线球员挣抢篮板球,除非本方的中锋有绝对的篮板球与体格优势,否则绝对不要过分依赖外线.传切顾名思义就是传球与切入,进攻发起人先将球传给己方内线球员,然后内线球员按照自己的判断将球传给位置最适合的球员,如果跑位球员距离自己比较近还要注意挡住对方的内线球员,为队友赢得进攻空间.传切搭配其他战术都是比较实用的选择,但它并不是球队的主要战术,只能作为一种得分手段.
3,挡拆配合
看职业队比赛中很常见的战术,挡拆的时候应注意不要犯规,中文里有"单挡""挡切"和"挡弹"几种,单挡就不用解释了,所谓挡切就是持球者通过内线的掩护球员之后,强迫掩护球员的防守者来防守自己,然后掩护球员趁势切入内线强打篮下.所谓挡弹就是持球者通过一个擅长投篮的队友之后,掩护球员迅速撤到往反方向3分线之外,持球者这时候需要能同时吸引两名防守队员,然后把球传给刚才掩护的队员,直接空位投篮.
4,造犯规
作为非职业球员,罚球命中率超过50%的并不多,如果自己队伍球员够多那就让他们尽情犯规吧,可以给己方换得数次进攻机会,还可以让己方球员轮流休息.但是一定要控制比赛时间,尤其是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过多的犯规会让对方球员获得充分的休息,所以应该有计划有规律的犯规(不是犯罪).即不能让对方得到充分的休息又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当替补球员上场后,让他瞄准对方罚球最差的选手...嘿嘿...
篮球进攻简单战术(2)
想必大家都知道,在普通的篮球战术中,主要进攻方式为单打,空位投篮,以及战术配合.
本篇主要详细分析单打和空位投篮.
单打,单打队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控球突破以及投篮技术,能够最低限度保护住球,并且得分.单打不仅是一种得分手段,更重要的是能在比赛中激励队员士气,让队员对自己产生信赖感,有出色单打能力的球员助攻的数据也会比较高,因为他们懂得什么时候该得分,什么时候该传球.
球队中挑此重任的通常是球队的小前锋(SF)或者中锋(C),也有按照战术,个人能力以及时机的不同也有其他位置出现单打的可能.
首先说小前锋,小前锋持球时,其他球员自动散开远离小前锋以及他所能经过的路线,避免其他球员包夹(也可以帮他做单挡),小前锋依靠单打能力得分.小前锋单打比较常见的原因是如果单打不成功,可以传回外线的PG重新组织,也可以给SG远投,遇到内线包夹可以直接分内线,如果单打不中,PF和C也可以抢进攻篮板,如果没有抢到SF上前压球.
C对位占优的比赛中,需要C分时机的分球或者单打,也就是现在经常听到的跑轰战术和阵地战.作为中轴系统,C的头脑必须灵活,视野要开阔,仔细观察球场上其他队员的跑位,其他位置球员按事先战术安排进行跑位,一旦出现空位C立即传球,由接球队员完成进攻.如果对位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其他球员按照赛前战术安排同时向弱侧跑或者散往外线,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得分并不困难,如果出现双人或多人包夹,C应及时将球分往空位,接球队员完成进攻.
其他位置的单打多为对位占优或者快攻时候发起.正规比赛中由于有3秒规则,己方内线球员不能给自己充分保护,小个子的后卫球员最好不要进入内线,否则容易被帽,假投真传的情况下,原本防守你的对位球员会切断你的传球路线,如果不是绝对得分点的情况下最好不要盲目冲击内线.
综上所述,单打必须和跑位以及空位投篮联系起来,这讲究其他球员在无球跑位中的技巧,即要让对手远离单打球员,又要为自己准备进攻的机会,即使单打球员或者组织球员不会将球传给你,也必须跑出空位.下面就讲一下空位投篮.
首先,空位投篮可以分为两部分解释,一是空位,所谓空位就是球员在持球到出手这段时间之内不会被干扰的有利位置,我们比较常见的有跑空位,挡拆,以及传切等等都是为了制造空位才出现的.二就是投篮,这里的投篮其实并不是仅限于投篮这一种得分方式,其正确的解释应该为空位得分,但是在高等级高强度的比赛中,空位如果采取上篮突破,防守队员就可能到位,绝对的空位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在出现空位之后大部分都会采取投篮这种比较快速有效的得分方式,所以也就延伸成现在的空位投篮.
那么我们先讲一下跑位,许多球员遇到对方积极的防守时都会感觉压力很大,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不会跑位,一个出色的跑手不仅有出色的跑位技巧,还要活用场上能够作为掩护的所有东西,当然也包括篮球(裁判除外).
我们先来说一下跑位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跑位最主要的当数步法和耐力,平日篮球队里所遇到的训练,有三分之一的训练就是为了训练进攻跑位和防守跑位.在比赛中的跑位的要素包括你的速度,灵活性,身体强度,假动作,折返跑,身体的瞬间爆发力等,这都需要从平日的无聊练习中获得,训练方法我就不多说了,你们可以从教练那里询问.然后就是怎么活用队友的掩护.和持球进攻不同,业余比赛中很少有球员会主动为无球队友做掩护,因为他们的目光始终注意着球,而且还要顾及自己的对位球员,这就要看跑手自己怎么利用了.
首先要注意跑位通常是弱侧跑位,强侧接球,(不懂强弱侧是什么的自己查一下)也就是说如果你是在强侧的话,就要准备找有利位置接球,但是如果是在弱侧的话就要准备跑位(有战术强调时除外),跑位的时候要适时的注意球的走向,如果球有可能交给你,就准备找有利位置接球.
跑位的时机,防守队员目光转移到球的那一瞬间,从靠近底线的一侧贴着他的身体冲过去,因为这个位置相对比较有利,而且弱侧的跑位能够确保跑位的一瞬间他无法做出反映(因为球所在的一侧和你要跑的一侧是相反的),这也就是提倡弱侧跑位的原因.
通常我们常见的跑位方式就是溜底线,因为业余内线球员喜欢压在底线互相挤,这时候留的空位也只够一人通过,举例如果你是从右侧向左侧跑,需要把身体左侧紧贴内线的球员,从他们身边溜过去,如果防守你的球员在你的身后,那你内线球员身后绕出来的一瞬间就是空位了,除非防你的家伙速度和臂长都够变态. 这时候对方的内线球员可能会扑出来防守你,这时候再把球塞给空位的内线球员完成进攻.
再一种跑位方式就是"8"字型跑位,在跑位过程中,围绕禁区两侧的内线球员呈"8"字型跑位,通常这种跑位加上内线队友的掩护成功率比较高,而且拿球的位置进攻手段比较多,但是需要和内线球员的配合以及对方外线球员的封盖.
再就是掩护型跑位,这种跑位的目的是为了给队友制造充分的进攻空间,例如分散和挡拆(详见前次发的篮球简单战术),或者用假跑位帮助真跑位,这都要看球队的战术或者平日里的默契程度.
最后就是战术型跑位,按照球队的总体指挥,或者进攻发起者的指挥指定的跑位战术,例如传切,挡拆都是一种跑位方式.
在跑出空位的一瞬间必须作好接球的准备,正常情况下最好的选择是投篮,有时需要再穿插一些假动作.现在大部分职业教练规定球员一旦空位持球后立即选择投篮,而我们在比赛过程中会出现3分线外无防守的情况,其实那都是空位,正规比赛中,外线球员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必须毫不犹豫的出手,以达到"但凡空位必出手",投手尤其如此,一旦对方了解你空位出手的规律之后就会采取贴身防守,或者包夹,这时候需要你的头脑灵活,抓准时机投篮或者分球.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11: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谈跑位
本帖最后由 szz19860213 2009-12-29 17:23 编辑
最近一直没怎么发帖,今天看了看以前的帖子,发现跑位都只是穿插着讲过,没有专门的帖子,所以今天汇总一下,应该是09年最后一贴
跑位是篮球的最基本技巧之一,很多教练在选拔校队成员的时候,很大一部分都是看球员的跑位,因为跑位能力决定一个球员的意识,而意识好的球员通常能力都不会太差,如果那些球员想进入校队,就需要加强自己的跑位能力
有人说跑位是一种经验,能够决定球员的风格,其实这种说法应该反过来,通常都是根据球员的风格决定跑位方式,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射程比较远,那么基本上都是在外线附近跑位,如果射程较近那基本就是跑空位、空挡或者8字绕桩跑位比较适合。但是,不论你是哪种球员都必须跑位的能力,否则的话正式比赛你能拿到球的机会有限
作为一名组织后卫的基本条件,就是同伴至少必须有基本跑位的能力,如果队友都只是呆呆的站着那球队就无法形成基本的战术,而控卫的作用也就被局限于控制比赛大局观的节奏而已,就这一点来看,跑位是形成战术的基本,球队在贯彻战术的前提下必须实施跑位。
由于今天不是讲团队战术课,所以剖掉团队的挡位与跑位,只讲简单的跑位和配合,并穿插着讲一下控卫的传球时机。
基本上来讲,全场球的跑位仅限于进攻时的半场,跑位的关键就是与持球者之间建立好联系,这个联系是你跑位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你的传球路线绝对不能被挡住,比赛中的贴身紧逼很大一部分都是为了阻断跑位者与进攻者之间的联系,让跑位者拿不到球。我们可以从实际比赛中或教学录像中看到,防守者在兼顾跑位的同时,会选择比较有利的位置拦截传球以及避免你持球后第一时间空位得分,而不是百分百的死盯你的跑位,一定情况下他们的防守都是为了防止你跑空位直接得分,而不是完全的限制你拿球;如果你命中率差而且射程较近,那基本防守者都会放你投外围,而你的跑位多数时间变得很没有意义,所以说篮球各项能力都是紧密联系的,都需要加强。
通常当对方这样防守时候,我们需要充分利用队友的定位掩护,也就是俗称的被动掩护。被动掩护最常见的是内线大个的牵制以及外线射手与持球者之间的拆分,当然通过不同的人的不同风格可以延伸出很多技巧,但是今天就不细说了只说比较常用的。当球员在内线跑位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你在没有对位优势的内线球员附近跑,当对方跟位球员出现在传球路线上时,内线球员挡住跟位球员,挡的范围必须要有效,跑位者迅速向挡住的一侧跑位,控卫这时需要快速传球,那么此时跑位者就可以轻松射篮了;有时,内线球员可能会扑出来这时只需要把球再击地传进内线,让内线球员得分即可;即便你匆忙出手,此时内线球员已经有比较好的位置,即便投篮不进抢得篮板的机会也很大
另一个内线比较常见的配合就是俗称“8字型绕桩”跑位,这个技巧在以前活塞5虎时期的活塞队是非常常见的,当内线球员以两个点的形式分布在篮板两侧的时候,,跑位球员可以以"8"字形状以内的方法实施跑位,这种跑位充分利用了两组定位掩护,使得跑出空位成功率也变得更大了。我们以当时的活塞队为例,汉密尔顿跑位前必须以位置较为不利的一面开始跑位,比如说本*华莱士篮下没有抢到好位置,那么他就可以为汉密尔顿做一个掩护,然后汉密尔顿在这个掩护的帮助下向拉希德*华莱士一侧跑,如果对方跟位球员跟上来,那么拉希德*华莱士可以暂时离开位置挡住跟位者,使汉密尔顿从容投篮;如果在挡的同时对方内线跟出来,那拉希德*华莱士可以直接反跑篮下接传球空位得分。也就是说这一组配合充分的运用了定位掩护和挡拆技巧,而负责穿针引线的工作就是跑位者。这种跑位也可以使原本没有优势的内线得到足够多的相对空位出手机会。
接下来再说一个外线被动掩护的例子,外线被动掩护大部分情况下是射手与控卫之间的配合,当控球者持球观察比赛的时候,跑位者迅速从持球者身后高速通过,闪出至少2步的距离,跟位者如果从前方跟会被他的队友挡住而无法第一时间跟上,如果从后方绕也需要花一点时间,那基本上这个动作之后就要看对方补防球员的状态,根据对方轮转补防状况会有以下几种延伸状态。1,控卫对位球员不补防,那么跑位者可以从容投篮,也可以直接往篮下突;2,对方球员补防,控卫直切内线跑空位,因为对位者与跟位者直接按有一个小的时间与空间差,在这个差距内快速侧身通过是绝对没问题的。当然,这两个动作也可以在同一时间完成,也就是不管控卫的对位球员是否补防,控卫都立刻向内线或是相反一侧跑位,迫使对方首尾不能相顾,给射手赢得更多的时间。
然后我们再来说一下比较常见的跑位,最常见的跑位方式就是纵切,也就是通俗说的从高位切入。基本上这种跑位都是在两侧45度的位置开始实施的,基本上常见高成功率切入的是挡切和V字空切,这时的跑位以新手的角度来看,和突破的时候是差不多的,都是卡住对方位置后直入篮下,差别在于有球和无球,很多人认为无球跑位很简单。但是在非持球的情况下允许身体接触,甚至对方的动作可以比较大裁判有时也不会吹,因为裁判的目光不是注视你们,所以不要以为这种跑位比突破简单很多,因为阻力也更大了。如果能充分卡住对方的位置,让对方无法在你加速后跟上你,那跑空位就算完成一半了,另一半就是看你能不能拿到球。
我们都说弱侧跑位,强侧要球,所以基本上跑位形成的时候,控卫的视线都能看到跑位者的路线并成功的传球的,但是有时也不乏会出现强侧跑位的状况,这时控球者的视线以及传球路线都会受阻,基本上这时候传球都是击地传身前球,最好不要直传手中。这样传球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避免被对方拦截;二是给跑位者充分的加速空间,使他的动作不因接球后的调整而变慢。传身前球最好的距离是跑位者身前半步到一步的距离,超出太多的话容易失误,如果遇补防的话最佳情况还得预算球员的速度与冲击力
一开始的时候我们说跑位者与控球者之间必须有联系,那么这个联系是怎么形成的呢?首先,当然是两者之间的默契,控球者熟悉跑位者的跑动方法与路线。所以,和不认识的人做队友,比赛初期需要观察他们的跑位方式,他们惯用的跑位方法和肢体暗示,多沟通。有些球员打球的时候会很据自己的判断传球,他们传球是根据自己的判断,把球传到位置上而非传给人,这种传球可能会伴随着高失误,也会让队友无法随心所欲的发挥,如果你发现自己有这种情况的话需要及时调整,尤其是控卫,这个位置是一个能充分发挥别人能力的位置,如果限制队友的能力,不论是对球队的实力还是对于心态都是很不好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NBA篮球技术论坛-NBADO.com 投篮教程 篮球教程 跳投教程 标准投篮教程 ( 鲁ICP备18000611号 )

GMT+8, 2025-5-4 07:19 , Processed in 0.04140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